让客户更具全球竞争力!-MFC《金属板材成形》杂志 | 金属成形商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MFC(深圳)冲压与锻造展览会

浅谈智能化3D 打印制造技术

网站编辑阅读(1384)

3D打印是一种金属加工技术。特别是金属3D打印提供无与伦比的设计自由度,且具备广泛材料制造的应用范围;但是,此技术仍然面临生产效率低下、质量不稳定以及最终成品机械性质的不确定性。对于使用3D打印制程的公司,目前所面临最大的障碍,就是在3D打印时所产生的变形。目前部分领先的企业研究的3D打印热应力仿真软件,最大功能为可预测构件在3D打印、热处理及支撑架移除时,整体最大应力与变形。相关功能包含计算最终构件的变形,减少/避免变形、最小残留应力、优化积层方向、底板和支撑结构的移除制程,目的可协助客户第一时间决定正确的3D打印方案。

现有激光3D打印过程由于粉体、气场与激光作用下,可能造成腔体透镜的污染,激光长期使用下可能衰减其出光能力,或腔内粉尘影响其激光行进路线,这些都可能造成激光单位能量之改变;激光3D打印若在逐层制作无实时侦测与预警,内部瑕疵将残留在内结构里甚至制程会因此中断,因此架构闭回路3D打印系统将需整合监控装置,进而整合侦测瑕疵侦测等,达到工作中确认与逐层确认的完整机台状态监控之目的,提高系统制程与设备稳定及强健性。

3D打印技术依据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订定之标准,共可分为七大类型。分别为光聚合固化技术(Vat Photopoly merization)、材料喷涂成型技术(Material Jetting)、黏着剂喷涂成型技术(BinderJetting)、材料挤制成型技术(Material Extrusion)、粉床熔融成型技术(Powder Bed Fusion)、

迭层制造成型技术(Sheet Lamination)与直接能量沉积技术(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依不同之成形制程技术,有其适用之材料。

因金属产品组件的强度及结构特性具有其设计要求,金属3D打印制程与其他材料相比,制程困难度更高。此外,金属3D打印属于高温成型技术,在应力应变方面之控制处理更为重要。非优化之制程参数或不稳定之制程参数将会造成产品产生缺陷,如制程迭层分离或裂缝缺陷(如图1所示)、悬空结构(overhang)外型异常(如图2所示)等,甚至产生内部之微结构缺陷。这些问题对于应用导入均造成产品寿命及强健性之隐忧。

image.png

图1 制程迭层分离或裂缝缺陷

image.png

图2 悬空结构(overhang) 外型异常

传统的3D打印流程(如图3所示)说明如下:①设计图档载入;②根据经验进行制程前处理,其中包含制程参数设定、扫描策略与摆放姿态决定以及支撑结构设计与补强等等;③进入实际制作,最终将透过逆向扫描进行成品尺寸相关品保控制。

image.png

图3 传统3D 打印设计制作流程金

但在3D打印导入前期,此流程往往因缺乏经验导致开发不同材料制程相当困难,以致制程缺乏稳定性。一般需透过实验试误法需花费三至四个月时间进行制程参数分析,试误过程耗费成本且效率低。

总结以上几点,建立金属3D打印材料、制程、制程系统、质量之规范标准,将是目前亟待进行之工作。工研院激光中心近几年致力于建置3D打印技术之智能化系统,目标完成制程仿真软件开发、设备监控补偿系统以及远程多信息分析诊断系统,实践3D打印之虚实整合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可于制作前提供较佳制程参数与可行性分析,缩短材料参数开发时间,减少制程热残留应力影响之失败可能。此外,开发之监控补偿系统目标实时监视粉床及激光质量,针对制程缺陷或变化实时分析并提供补偿控制参数与对策,所建立之智能制造系统包括制程相关信息收集与分析诊断,远程可实时预警并提供完整制程履历,未来可衔接整厂复合系统智能化制造目标。

金属3D打印预前热应力模拟技术

金属3D打印的选择性雷射熔融(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与传统焊接物理相当类似,SLM可想象为数以万计的微焊接成型技术,而SLM的热应力物理特性与焊接问题相当

接近,但量级相差甚大。借于相近的物理特性,工研院激光中心以焊接物理的固有应变法(Inherent Strain Method,ISM)为基础,开发一金属3D打印专用之预前热应力软件(ITRIA MSim),与传统透复杂热-机械偶和模型差异,ITRIA MSim结合实验优化技术与弹塑性力学理论,可快速地完成制程热应力与翘曲变形的预前分析,快速回馈进行制程参数修正优化,降低试误法的成本。以下将以金属3D打印火箭引擎燃料混合喷射器做为案例说明。

晋升太空与工研院激光中心合作开发火箭引擎燃料混合喷射器,如图4所示,从初始设计进化发展到适合3D打印制作的设计修改(DesignforAM,DfAM)来回多次,最终由激光中心负责进行制作。此燃料混合喷射器大小为110mmx110mmx170mm,制作时间单一件约需4天时间,但此工件因属大尺寸工件且结构复杂,导致制程设计相当困难。主要原因是大工件在制程中累积的热应力会较大,更容易造成支撑断裂工件翘曲导致铺粉刮刀被干扰甚至停机。若制程在前段时间就发生停机,在未完成的情况下不太容易看出接下来的制程会有无其他风险,这也是大工件透过实际制程进行试误法所面临的问题:失败次数通常大于2次以上,这无疑浪费了许多额外时间与金钱,而虚拟制造正是为了降低制程风险、减少制造成本而开发。

image.png

图4 3D 打印燃料混合喷嘴几何设计( 左);晋升太空研发之火箭引擎( 右)

透过预前模拟可以得到如图5之变形预测结果,可发现在预测结果中变形量超过0.5mm的深红色区块皆为制程中会发生问题的区域,而这结果也符合实际制作结果,特别是成品中支撑断裂与工件变形的高风险区域。预前制造可预测出制程高风险区域,在制程开始前预先提供高制程风险发生位置信息,让制造者加强该些位置的支撑结构,以提高制程良率。以此案为例,预前模拟时间只需40分钟,与实际制程4天相比快上许多。除速度上具备优势与成本大幅节省外,预前制造还可完整提供工件内部无法轻易观察位置的风险,协助使用者改善设计提高制程良率以满足精准制造之需求。

image.png

图5 虚拟制造结果可预测制程中风险较高区域

工研院激光中心将预前仿真技术开发成一软件ITRIAMSIM,如图6所示,透过用户友善的接口,希望不具备仿真背景的使用者也能轻易操作使用并得到制程设计改善信息。此软件加载STL图文件,内建五组材料数据库(钛合金Ti6Al-4V,钴铬钼合金MP1,不锈钢PH1、316L以及铝合金AlSi10Mg),数据库中材料是经过ITRIAM机台校正之数据,用户只需经过一次实验校正即可对不同设备进行预前模拟。开发此软件开的目标为加速制造者经验学习曲线,降低制造成本于提高制造效率,协助产业升级与创造更多高值化产品。

image.png

图6 工研院开发之ITRI AMSIM 软件

熔池监视补偿控制技术

现有激光3D打印过程在+粉体、气场与激光作用下,可能造成腔体透镜之脏污,因此激光长期使用下可能衰减其出光能力,或腔内粉尘影响其激光行进路线,这些都可能造成激光单位能量之改变。若激光3D打印在逐层制作无法实时侦测与预警,瑕疵将残留在内部结构里,甚至制程会因此中断。因此架构闭回路3D打印系统将需整合熔池监控装置,进而整合侦测熔池影像、形貌轮廓甚至熔池温度等,达到工作中确认与逐层确认的完整机台状态监控之目的,达到预警及制程回授追踪再确认,如图7所示。

image.png

图7 侦测铺粉完整度与对应措施

工研院激光中心在去年度已达到制程良率改善≥80%的目标,导入侦测铺粉完整度达>90%以上监控判断成功率。若侦测有铺粉不均匀、缺粉未覆盖区、刮刀磨耗过大造成铺粉不均匀痕迹,将自动判别后再进行重复补粉铺粉动作,于警戒上限到达前以不中断制程为优先条件,使未覆盖区域得到再铺粉以及实现人员通知调整的机制,实现制程缺陷补偿控制。另外功能包含设备的氧量浓度、循环流速、腔体压差、底板温度达全时100%条件追踪监控。当因氧气浓度变异回升、循环流速因循环熔渣逐渐阻塞而变慢,都会实时调整循环频率提高效率直至目标值达到正常区间。透过以上两点的缺陷影像与条件变异所进行的补偿控制,目标于导入此系统后可让产品良率提升>80%。

多参数补偿虚实整

目前激光中心的多参数补偿虚实整合已完成远程激光3D打印实时诊断设备制程监控,并可侦测氧气浓度、压差与腔体流,若有发生门坎超过会提供预警功能(如图8)。讯号更新频率为1sample/sec,预警综合判断于3sec内完成。目前已完成三台设备进行连网,如图9所示,连网后远程预警诊断可

<5sec。虚实整合平台采用Modbus

image.png

图8 Modbus TCP/RTU

image.png

图9 金属3D 打印数字转型平台建置流程

TCP/RTU方式让Webaccess跟设备通讯,Webaccess是Master;设备都是Slaver。利用MQTT协议(如图10所示)传输实时数据,并且透过GafanaDashboard监视、预警通知软件提供画面供用户获取信息。

image.png

图10 ITRI 多参数虚实整合云平台( 计算机)

预前仿真技术结合数字监测 大幅提升加工质量及效率

工研院激光中心针对金属3D打印开发预前热应力仿真技术,透过物理模型进行SLM制程前模拟,达到制程风险预警之效果,可有效协助制造者强化设计以提高制造成功率。预前模拟目的为制程可视化确认高风险区域,在火箭引擎燃料混合喷射器案例中,每一实际制程需耗时4天且结果含不确定的失败

因素,透过约40分钟的预前模拟,可完整掌握高风险区域信息,并协助相关设计强化以提高制程良率。此技术已开发成一套软件ITRIAMSIM,期望透过预前模拟技术协助制造者加速新产品之设计制造,提高金属3D打印设备投资报酬率并加速产业升级。

另外,工研院激光中心亦建置3D打印制程良率透过铺粉侦测与条件监诊SaaS与PaaS云端平台,从制造管理经营者与研发单位需投入生产数据的筛选与分析,转化出3D打印过程的制程数据与生产数据,制程数据将可作为回馈每批次零件生产质量与参数回归分析,生产数据将能转化嫁动率与生产性能,进而转成金属零件供应链的时程与效能估算。借由积层制造参数仿真、瑕疵检测与预警,持续验证3D打印所完成制品的最终质量,结合数字平台的制程生产数据,便可逐步透过数字平台完善生产流程。

从减法到加法颠覆传统的3D 打印制造技术

网站编辑阅读(1108)

现今的制造产业俨然正在经历一场浩大的技术革命,工业“4.0”朝向着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灵活而智慧化的生产,未来工厂的概念链接了3D打印、大数据、系统整合、自动化等九大科技。作为核心九大科技的一环,3D打印技术随着国际知名企业与研发单位前仆后继地投入,俨然由快速打样的用途逐渐消除了原型设计和工具的概念,直接达到产品实现的两个步骤:设计和制造,迈入高度定制化数字制造技术的时代。

image.png

图1 涡轮叶片3D 模型

image.png

图2 指向性能量沉积成品,在零件上延伸三维结构

3D打印技术的特点在于利用材料进行加法制造,可以在不使用模具的情况下制造结构复杂的对象,因其具有至高的设计自由度而更容易开发传统减法加工与塑性成形加工所无法达成的应用发展,例如复杂结构对象、特殊的内部特征变化以及高度定制化产品。加法制造的特性连带的可达到产品轻量化、与节省材料之功效。近年来与日俱增的企业及个人,使用3D打印零组件与产品将不断创新的思维导入,使得3D打印产业的规模正快速的成长。

微信截图_20210716094625.png

现行技术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仍为塑料材料的3D打印,然而受限于其材料性质仅适合应用于打样模型与无安全性考量的结构用途,不论是汽车、医疗、食品、航天,工业乃至整体产业生态升华的需求正化为洪流,推动3D打印制造朝向高速、高精度的方向发展。

从产品设计到加工制造剖析3D打印制造现况

3D打印技术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一环,3D打印制造技术的需求也逐年成长,为其中,可分为上游的设计产品、中游的设备材料应用以及下游加工制造、后处理三个部分整理出整个产业链。

上游——产品设计:产品设计部分,由3D绘图、扫描、逆向工程等建构计算机3D模型。

中游——设备材料应用:3D打印中主流的金属制造制程包含黏着剂喷胶技术、粉末熔融技术(PBF)、指向性能量沉积(DED);投入3D打印制造的材料已经发展的有黏着剂(应用于黏着剂喷积技术)、金属粉末(不锈钢合金粉末、钛合金粉末等)。

下游——加工制造、后处理:金属打印完零件经过后加工(切削、抛光、表面处理等),经过后处理将表面外观与尺寸达到需要标准,完成金属加工的最后一道制程。

目前传统产业的制造技术包含切削、铸造、塑性等加工方式,但碍于技术上限制,例如相对复杂的涡轮叶片零件制造过程相对复杂,3D打印的优势可大幅减少制造程序以及过程时间、成本,原有的产品透过设计后特殊轻量化结构可用3D打印制造达到更快速方便的生产。

3D打印制造技术演进

自1990年起3D打印制造蓬勃发展,时至今日已发展出各项制程。在此之间SLM最为广泛的应用于市场上无论是在航天或是医疗产业上,由主流厂皆相继有生产此制程设备便足以验证此一事实。

image.png

图3 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LPBF) 架构

SLM的特征在于:能制造具有结构灵活性与材料广泛性的成品,举例来说像是:制造多重不规则化结构、实行一体化成形或是结合前两者的一体式大型复合结构。SLM的较低限制,使得其有着无法被其他制程取代的必要性,若其能够被大力推展,必能使得产业界突破并生产以往传统制程的加工瓶颈,令工业技术的完整性更进一步。

image.png

图4 黏着剂喷印(BJ) 机制

主流3D打印制造技术

金属的3D打印作为工业制程上倾力发展的方向,现以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黏着剂喷印(BJ)以及指向性能量沉积(DED)此三种成型技术为主流。

微信截图_20210716094755.png

图5 指向性能量沉积,保护气体、粉材与能源于同轴输出

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

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是目前3D打印制造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成型方式。使用激光作为能量源,于铺平的粉末上进行扫描加热成型,待扫描完成,平台Z轴下降一定厚度,随后铺粉装置将

新的粉末铺展至平台上,能量源再进行新一层的扫瞄。透过反复前述流程,三维对象利用3D打印的原理逐渐成型。流程结束后将未经激光扫描的松散粉末移除,即可取得成品。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LPBF)代表公司:ExOne、EOS、3Dsystems。

黏着剂喷印技术(Binder Jetting,BJ)

黏着剂喷印过程使用两种以上材料,以粉末为基底,黏结剂作为粉末与粉末之间的黏合。将粉状的材料铺于建构槽中,再利用喷墨头于选定的打印位置喷涂黏着剂,之后在铺上一层新的粉末,铺完粉末之后,平台下降,连续的循环此动作,直到打印件制作完毕。此技术的打印成品需要进行后制程,脱脂(Debinding)的作用是将初胚中的黏着剂移除;烧结是将已经脱脂完的棕胚结合成一体,待其冷却取出,即可得到金属打印成品。代表公司:Desktop Metal、ExOne。

指向性能量沉积技术(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DED)

DED技术主要经由粉末熔覆(PowderCladding)的方式,使用同轴输送惰性气体与金属粉末,透过激光或其他能量源使粉末输沉积在高温熔融区。其特点在于不受到粉床大小限制,可以制作大尺寸的金属对象或是在曲面工件上制作出细长结构,特别可应用于航天零部件的制造与修补。代表公司:Optomec、DMGMORI。

主流3D打印制造之特点3D打印制造因自由度高且可靠,发展已遍及到众多领域。而三大主流技术间各具特色,在众多方面有互不可取代性。成型效率三项主流的3D打印制造技术中以BJ适合批量生产,以矩阵式的喷头可进行大面积的图形喷印,高速获得多件成型物件;而SLM技术方面已发展多颗激光协同成形的技术,大大缩短了成型时间;DED技术制造在缩短加工时间方面尚未有明显提升的迹象。

机械性能

3D打印零件性能与成品密度率息息相关,BJ需经过黏着剂成型而非在制程中直接熔融金属,成品受到孔隙影响较难达到高理论密度;而LPBF跟DED成品使用高密度能量对金属粉末进行熔融沈积成型可达99%以上的理论密度,具有较高强度。

成型尺寸

BJ生胚含有黏结剂需脱脂烧结才可得到金属成品,为了脱脂完全且符合时间成本,不可制作比较厚重的零件。LPBF需在惰性气体气氛下或真空加工,成品大小受制于成形仓体尺寸;相较之下DED列印头可同时输出粉末与保护气体,并无粉床机构限制,可制造大型对象。

image.png
image.png

图6 SpaceX 研发Super Draco 引擎,其舱体完全是使用3D 打印制造生产

3D打印制造应用

缩短制造时程

传统金属加工法分成切削法、模压法与铸造法。

金属切削法是最常用的金属加工法,主要方式有车、铣、刨、磨、钻等,通常需要配合特定专用工具才能在特定位置做精准加工。此法需要制作夹具才能顺利加工。模压法常见的有冲压成形、粉末压制成形、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压铸成形等,模压法的特征为需要一定的压力与仿型结构的模具才能成形。此法需要制作复杂的模具才能成形,一般制作模具的时间约5~60天,复杂的产品结构甚至需要更长的制造时间才能完成模具的制造。

铸造法常见的有翻砂铸造法与脱蜡铸造法,铸造法能展现的特征性不足,对于物件的外型特征限制较大。

3D打印制造可减去夹工具与模具制造的时间,以此来节省大量的等待时间。

数量稀少

制造样品或是对象需求数量只有1件时,不需要制造夹具与模具,夹具与模具的成本居高不下,同时花大量的时间等待,3D打印制造可大幅的降低这方面的成本以及时间。

形状结构复杂

形状结构复杂目前主要发生在随形水路模具、拓朴结构与晶格结构上,通常此类型结构有个共通特点,无法使用金属加工法完成加工,3D打印制造可完全解决此现象。

一体成形

面对越来越极限的使用环境要求,此时只有一体成形可以大幅的避免因加工所产生的材料缺陷,而3D打印制造正是一体成型的专业。

因此3D打印制造正往以上四个方面发展,某设备零件损坏,需要等六个月的时间才能生产,此时使用3D打印制造性价比最高,这是其中一方面的应用。

复杂结构的零件,例如涡轮引擎的零部件,图6为SpaceX研制的Super Draco引擎,其腔体完全是使用3D打印制造生产。

另一方面则是往大型一体成型发展,主要应用在航天航天,此领域具有量少,轻量化因此形状结构设计复杂,一体化才能负荷高速所承受的相关应力,最后就是体积大,现行的3D打印制造在航天航天已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图7为铂力特公司展示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打印制造”技术,图中为客机C919的中央翼缘条。

image.png

图7 铂力特公司展示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 打印制造"技术,图中为客机C919 的中央翼缘条

3D打印制造设备与材料未来两大发展方向

设备发展方向主要分为两大领域,其一是可以打印出超精细件零件,图8为Digital Metal公司所展示的1公分大小的人形。Digital Metal公司证明了3D打印制造也能打印出超精细特征的对象。

其二是可以打印出超大件,图9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所研制的开放空间3D打印制造,理论上此方法只有机械手臂的限3D打印制造设备与材料未来两大发展方向设备发展方向主要分为两大领域,其一是可以打印出超精细件零件,图8为Digital Metal公司所展示的1公分大小的人形。Digital Metal公司证明了3D打印制造也能打印出超精细特征的对象。

image.png

图8 Digital Metal 公司所展示的1 公分大小的人形

其二是可以打印出超大件,图9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所研制的开放空间3D打印制造,理论上此方法只有机械手臂的限制,因机械手臂可自由移动,理论上大小的限制。

image.png

图9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所研制的开放空间3D 打印制造

材料发展方向主要是针对对象的精细度方向以及超大件适用的发展方向。需要达到特征超激细,金属粉末必须要足够细才能将特征制造出来,但是超细粉末有其先天的致命伤,例如比表面积大所带来的活性大,容易引起尘爆,以及细粉在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问题。而生产大型对象导致材料的消耗量巨大,因此材料需可源源不绝的供应,不然就失去了3D打印制造的优势了。

零件在模具上的定位对零件精度的影响

网站编辑阅读(1291)

前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深入发展,不仅在动力性、舒适性、燃油经济性等方面不断提升,造型及外观的精致感方面也不断提升,造型面的线条以及分缝R角及间隙都在做小,以提升精致感。这就对侧围、翼子板、车门等冲压零件的单品精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将从零件定位的角度,简单阐述对精度的影响,以及优先改善的方向。

image.png

图1 某车型前门外板翻边长度的波动

image.png

图2 发盖外板轮廓的波动

生产现场常见的零件精度问题

在实际量产的生产过程中,门外板、发盖外板易出现翻边长度波动,导致总成包边问题。发盖外板易出现翻边轮廓线波动,导致整车匹配间隙变化,如翼子板-发盖的匹配间隙变化。翼子板、门外板易出现孔位变化,导致装配在上面的饰条发生错位,导致整车出现干涉,或者匹配间隙的变化,如门外板防擦条安装孔错位,导致防擦条安装后错位,进而影响整车间隙。

image.png

图3 翼子板轮毂孔的波动

精度波动的原因分析

零件本身深度较浅,又易产生回弹,靠型面的符型无法稳定定位。图4是某车型前门外板剖面图,整个零件很平缓,靠凸模型面本身零件错动量很大,无法定位。

image.png

图4 某前门外板剖面图

零件在模具上是靠定位板定位的,定位的波动量一般都有0.5mm以上,定位的精准性不高。

图5所示的某车型前门外板OP40翻边工序,通过定位板限制零件边缘定位,本工序的工序内容主要是翻边。定位不稳定出现波动,主要导致翻边长度的变化以及门板下部防擦条孔位(这些孔在前工序已经冲出)的变化。

image.png
image.png

图5 某前门外板翻边工序定位

图6某车型发盖外板的翻边工艺,OP30主要完成大部分位置的正翻边及局部修边,OP40再完成最终的侧翻边。OP30、OP40未使用孔定位,而是用定位板定位轮廓,并不能使OP30、OP40的翻边轮廓准确传递,导致轮廓最终出现偏差。

image.png
image.png

图6 某发盖外板的翻边工艺

精度稳定措施

使用孔定位

内板及侧围等零件,主要利用零件自身的孔来定位,无需在废料区设置新的定位孔。需要注意的是选取的定位孔一般就是制件的主副定位孔,在修边工序冲出最有利,孔大小φ16mm以上(对自动化有利),且孔方向与后序需求的冲压方向保持一致。图7是某车型后门内板OP30的定位孔。

image.png

图7 某后门内板定位孔

对于少孔或基本没有孔的外板件,孔定位的措施一般是在修边工序的废料区冲出定位孔,在最后的翻边工序使用修边/翻边复合工艺,实现翻边的同时切除定位孔废料。图8是某车型发盖外板OP40工序的定位孔。

image.png
image.png

图8 某发盖外板的定位孔

合理的工艺方案

对于机械手抖动较大的老线体,使用孔定位在快速生产的情况下,零件定位孔的边缘,容易与定位销发生干涉,使边缘产生变形缺陷(图9),或者零件投放不到位,无法正常冲压。此种情形下,对于浅拉延靠型面符型很难定位的零件,建议尽量推进产品工艺改进,采用三工序的工艺排布方案,翻边在同一序完成(图10)。此方案不易产生轮廓波动问题,因翻边是在同一序完成,不会产生工序传递的变化。只需尽量合理布置翻边工序定位板的稳定性,将修边线的波动控制在0.5mm以内,对后工序的包边就基本不会产生影响。当外板件有锐棱的时候,使用精准的孔定位仍是最好的选择,否则外轮廓虽无异常,但棱线发生0.5mm的错位即难以接受。

image.png

图9 某发盖翻边边缘变形

image.png

图10 某三工序发盖翻边工序

对于更复杂工艺的零件,无法少工序化且也无法保证全序都有条件使用孔定位,比如翼子板。这种情况的解决思路是所有翻边的轮廓线尽量在有孔定位的工序之前全部完成,保证整体轮廓稳定性。精度要求高的孔(比如饰件装配的定位孔)尽量跟随主副定位孔在同一序完成。

利用公差原则

绝大部分的安装孔和过孔,位置度公差都是采用最大实体原则。这意味着在公差范围内,孔径越大,位置度的公差带就越宽(图11)。比如图11,某安装孔的精度要求:孔径φ10+0.50,位置度±0.5,采用最大实体原则。当孔径是φ10时,位置度公差是±0.5;当孔径是φ10.5时,位置度公差是±0.75。孔径增加的0.5使公差带也加宽了0.5。所以对于此类孔,可以使用上偏差的冲头凹模,使孔径尽量走上偏差,这时对零件位置波动的容忍会适当加大。

image.png

图11 某零件孔的公差要求

结束语

零件在模具上能够使用精准的孔定位,是定位稳定性的最大保障。但凡事都有局限,并非所有情形都能使用孔定位,此时应从工艺排布的角度,优先保证重要部位的精度,非重点位置有所舍弃,也可以适当利用公差原则,来降低位置波动的影响。未来智能制造技术进一步发展,可能有更加精准并且局限性更小的定位方式出现,更高精度地还原设计。

一场疫情 美国出现“愤怒离职潮”

网站编辑阅读(1118)

美国似乎正处于愤怒离职的“热潮”中,因为缺乏健康保障或工作环境恶化,快餐店Chipotle、温迪汉堡等零售店都发生员工一怒之下辞职的事件。

4月时,400万名美国劳工辞职,创20年以来新高,原因包括员工在疫情中想做真正想做的事,以及疫情改变劳工对工作的期待。一怒之下辞职或许大快人心,却无助未来生涯,生涯教练建议可熟悉你的愤怒来源、寻求“外来人”观点、拓展人脉等有生产力的行动。

广东疫情 5 月陡然变严峻,一些产 业的员工在微信群上私下抱怨,明明是 带一台笔电在家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公司却依然要求全员到办公室上班。一位银行行员6月时在微信发文表示,公司没有让员工分流办公,每天忙进忙出却缺乏保障,让她萌生离职的念头。

一株病毒,正成为员工严加审视公司的导火线。这种情形,也发生在美国, 甚至引发一股愤怒离职潮。

新闻网站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报导,疫情成为一位化名 Crista 的员工从连锁宠物店PetSmart辞职的原因。Crista 担心自己会把病毒 带回家传给妈妈,即便死亡人数飙升, 他的同事和主管却在店里不断嘲笑戴口 罩的规定,让他觉得工作环境冷酷无情,也让他感到越来越恐惧。最终,这种恐 惧、愤怒交织的情绪促使他递出辞呈。

即便不是低薪时薪工作,疫情也激发各产业员工“反思”自己是否适合现 在的工作。4 月时,400万名美国劳工辞职,创 20 年以来新高,最多员工离 职的产业是零售业,再来是专业商业服 务,像是法务、会计 … 等。

更严重的是,新闻网站 Axios 报导, 一份调查显示,25%到 40%的员工都 在考虑辞掉工作。一部分原因是员工在 疫情中花时间思考,决定做自己真正想 做的事;一对保险经纪人和餐厅经理夫妻辞去工作、创办他们喜爱的园艺公司。

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员工对工作的期待因疫情改变,一些人希望能够维持弹 性的在家上班模式,一些人想要回到办 公室上班,因此当公司政策与期望不符, 他们就可能离职。

image.png

六招应对工作不顺遂

一怒之下辞职或许大快人心,却不 见得能够提升员工工作权。一位人资专家鲁蒂曼(Laurie Ruettimann)指出, 员工愤怒之中裸辞,之后却得匆忙寻找 新工作,可能会产生不良的长期影响:你为什么要为了一份未知的、可能很烂的工作而放弃已知的烂工作? … 我必须逃离这里这种逃跑的本能总是错误的本能。

对工作感到愤怒,可能让一个人难 以采纳实用的建议或行动,鲁蒂曼因此 表示应慢慢来。实际上该怎么做,如何消化、处理自己对工作的极端负面 情绪?如何把愤怒转换成有生产力的行 动、让自己从不快乐的工作解放?《赫芬顿邮报》(Huff Post)和商业内幕给出6点建议。

image.png

熟悉你的愤怒来源

首先,心理学家暨生涯教 练霍舍姆•布拉思韦特(Cicely Horsham•Brathwaite)建议,对工 作极度不满的人可以先试试反思自己的愤怒源头。

我们可能自己并不知道拥有愤怒是OK的行为,导致我们直接把矛头指向自己,而不是去思考可能环境里有某样 事情的确值得我们发火。这些原因可能 是你的薪水不公平,或是因为轮班的关系,你不只做一样工作,而是做了3样工作。

要了解自己实际上对什么事情感到生气,霍舍姆•布拉思韦特建议可以用 日志记录你对工作的所思所想及情绪,透过书写,可能会有潜在解决方法浮现。

看是否能在现在工作得到加薪或升迁机会

疫情中,许多人的工作内容可能产生变动,甚至工作量变大,财务规划师 赫德斯特罗姆(Anika Hedstrom)表示,虽然令人烦心,但可能变成你未来的生涯杠杆。

例如,一位员工在疫情中被指派做网络直播节目,现在他已经熟悉制作过程,就借此向上谈判更多薪资或晋升机会。赫德斯特罗姆表示,谈判的加薪数字不一定要很大,小数字加总起来也相当可观。

由其他人提供外来人观点

愤怒会蒙蔽我们的判断力,霍舍姆•布拉思韦特建议可以跟工作以外的 导师或你信任的顾问谈谈,他能够分析你的工作环境现况、你面对挑战的方法, 最后再给出你未来可以采取的不同作法 及原因。

有一个人告诉我们他们所相信的实为何,再由我们决定是否要与他共鸣, 这会很有用,霍舍姆•布拉思韦特表示。透过这个方法,会让一个人的生活产生 希望,让人可以考虑多种选项。

拓展人脉,但不要只讨论现在的工作向外拓展人脉、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是一个人可以做的积极举动,不过霍舍姆-布拉思韦特提醒,在这个过程中,不应一直向同事批评现在的工作,这不 是专业人士会做的事,也难以让他人产 生好印象、愿意把你推荐给其他公司。

请假修复心灵健康

有时候,一个人愤怒辞职,一部分 原因是因为他的情绪积压太久,才用离职作为发泄。心理学家暨生涯教练奥尔贝•奥斯汀(Lisa Orbé•Austin)表示,很多时候,当我们非常生气时,我 们除了发泄什么也做不了。她建议一个人可以请有薪假,让自己的心灵好好休息,也能够藉此审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离职前做好万全规划

最终,如果你还是决定跟现在的公司分道扬镳,做好万全考虑与规画是最 好的行为。万一你真的受不了想直接走人不干,也要愿意承担同事可能会闲言闲语的风险。

在离职前,最好可以多方思考,确保你的下一步行动能够支撑你的 家庭财务。奥尔贝•奥斯汀(Lisa Orbé•Austin)表示,当你想要怒而离职时,在生活中建立更大程度的能动性和控制感,由你自己做一些行动,促使自己前进,而不只是被动等待更好的事情出现。

浅谈智慧农业未来趋势

网站编辑阅读(1246)

五年、十年后农业会变成什么样的型态?田间排列各式传感器、空中有无人机在喷洒农药、收成期有机器人收成作物;温室感光系统随着季节调整光照时间、室内空调系统根据大气组成开启通风设备?大家对于未来农业有着不同的想象,企盼有朝一日农业生产毋须高劳动力投入,农夫在家就能轻松掌控作物生产。

image.png

现阶段的智能农业结合通讯技

术(ICT)、物联网(IoT)、大数据(BigData)分析、区块链(Block Chain)等跨领域前瞻技术,导入机械及感测组件,观测环境温度、湿度、亮度、土壤水含量、营养成分、病虫害,并将数据传送至农民手机以判断使用,让农民可以不用随时巡访田地;配合机械播种、施肥、采收更能降低劳动力负担。

image.png

以温室为例,温室种植能够减少农民看天吃饭的不便,然而因中国大陆跨度较大,比如广东夏季高温多雨,夏季正午温室内温度可能会高达40℃以上,对作物生长着实不利,更不利温带蔬果,因此温室内温度调控对作物生长十分重要。智能温室借由感温设备,侦测温室温度自动调控风扇、空调,能减少农民手动开启的不便。智能农业温室除了依照当地气候,能定时在早上7点开启风扇避免露水造成果实日烧,也能随时侦测室内温度,在炎热的午后若室温太高则会开启循环风扇降低温度,大幅减少对果瓜的伤害,更能提高果实质量、延长产期。草莓智慧温室亦在解决夏季高温多湿的温室问题,除了在温室侧边加强风扇及遮阴设备,在日照方面监控温室各处光照条件并配合使用LED灯解决因天候及温室内植株位置分布导致日照不均匀的问题。目前智能温室除了能够自动调控室内温度外,也有侦测土壤矿物成分的系统,提供农民知道土壤营养成分的状况,再搭配适度施肥更能避免施肥过量。

随着科技进步,未来除了将客观数据分析辅助农民了解田地状况外,将结合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分析所得信息并做出决策,让田间管理更自动化。AIoT下的农业能更聪慧的解决农作物生长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观测到叶片的变色,即能分析出原因是生理障碍或是病原导致的病害并做出如何处置的判断、根据枝条之间的风速变化、光照积值判断是否需要修剪枝条以利植株之间的通风、果实着色……等,未来农民将只需要用手机便能清楚知晓目前田间作物生长情形如何,也无须到田里进行繁重的农务工作,因为有辅助的智慧机器人帮忙完成工作。

image.png

从IoT进入到AIoT需要借由感测

组件收集的各项信息,汇整并借由专家分析、引导数据解析,结合计算机及5G网络能将讯息更快速的传递扩散。我国农民种植经验丰富,对在地作物生长情形更是了如指掌;目前除了收集数据,更仰赖农民的种植经验,若能结合数据与种植经验,分析出作物在什么样的客观条件下应执行如何的处置措施、并配合优秀大学的研究成果提供精准的最优势的生长条件,产学合作,在未来利用AI系统进行作物生长分析并做出决策将更便利。

2020年开始,由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带给全球劳动人口流动及市场消费型态巨大改变,对原本就有缺工及劳工高龄化问题的农业影响更是剧烈,虽然我国疫情的影响虽然并不严重,但从农人口高龄化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农业投入机械化生产、智慧农业辅助下解决以往农民需要亲力亲为的巡视田地,减少负担。智慧农业兴起能因应极端气候、病虫害及劳工人口高龄化,在受疫情影响甚巨的时代下更显重要,也是全球在追求的新型农耕方式。

关注“顾客的顾客”机床价值创造新视野

网站编辑阅读(1121)

近几年,我们的团队开始关注“顾客的顾客”,认为其涵义值得进一步探讨。简单来说,企业不仅仅是关注直接客户端的需求与互动,亦须深入到真正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与问题解决。

本文关注“顾客的顾客”,用全新视野,探讨如何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共创目标。关注“顾客的顾客”,亦即真正使用者或最终使用者,具备两项效果。第一,由日本发那科及SHIMANO的实例可以得知,考虑最终客户的使用环境与流程,可以达成最终客户满足、提升产品形象,结果达到提高附加价值之效果。

第二,由Gore-Tex的实例可以得知,透过与供货商、品牌客户间的相互学习与共享,一方面维持产品质量及品牌价值,另一方面在最终消费者实践提升产品形象及附加价值。

“顾客的顾客”如何在中国机床企业呈现?笔者尝试透过实际访谈,检视其意涵及策略上之重要性。

中国机床企业的“顾客的顾客”

2021年2月笔者参访了两家中国机床厂商大光长荣和程泰机械,以及该机床厂的使用客户,深入了解机床销售过程与售价决策。两个案例显示,直接顾客是代理商或使用者(加工厂),中国机床产业中“顾客的顾客”,整体结构可用图1来呈现。“顾客的顾客”对机床厂商而言,并非是有直接交易关系的代理商,而是使用自家产品来进行各式各样零件加工生产的用户。更广义的来说,使用机床加工零件的提供对象,还包括汽车、飞机、家电等最终厂商。因此,图1显示了价值创造的重要意涵。

image.png

图1 台湾机床厂商“顾客的顾客”之涵义

关注背后的客户:与顾客的顾客共创价值

image.png

图2大光长荣参展美国芝加哥展

除了关注有直接交易关系的客户外,藉由对其背后的客户,亦即实际使用者的使用环境、流程认识以及问题解决,达成价值共创进而提供定制化产品。为达成此目的,不仅仅只是经由代理商,而是对于实际使用者需加以理解与关注。

程泰机械在海外已建构起完整代理商销售网络,外销占营收比重达到8成。程泰在欧美市场也拥有许多绩优代理商,代理商对于使用者问题解决及产品服务等皆能处理对应,因此能够透过代理商来掌握最终厂商需求及市场动向,并将关键信息应用于商品开发。同时,透过与代理商、用户间的零件转送、价格交涉、质量问题解决,满足其需求。

如果是采直营方式来经营,虽然不会发生中间的价差,获利有增长的空间,但新客户开发及客诉处理等等,也必须自己来负责。例如:程泰机械对于在国内的客户,其业务负责人必须透过定期访视掌握客户状况,协助问题解决,以维持与客户的长期关系。

大光长荣公司目前与15家日本企业存在交易关系,虽然是经由技术合作采OEM方式开启交易关系,但透过相关企业的中介,逐渐将市场进一步拓展至东南亚的日资企业。借由展示会、每2至3个月一次的定期访视,进行客户端需求了解,以及规格讨论等工作。同时,还偕同日本的代理商一同至日本国内与东南亚的客户端进行现场访视,积极协助问题解决,将所取得的信息,活用于商品开发上。

发掘背后客户的痛点:实现差异化

企业透过发掘实际使用者的问题并提供顾客流程型定制化策略,进而实现差异化。为实践此目标,需有源源不绝的企业能力构建与人才培育。以程泰机械为例,除了海外代理商协同最终使用客户至程泰生产现场进行参访外,并同时进行现场使用测试等流程。一旦试行成果得到认可,即可进入契约签订阶段。虽然与竞争对手间最大的差别化因素不外乎为性能面与价格面,但相较竞争对手,自身能否提供价格更为低廉、性能更为优越的商品,最终还是取决于公司整体能力。大光长荣与日本企业间的价值共创可视为典型范例。

image.png

图3 程泰机械TPS

大光长荣重视客户需求,尤其着重

于质量面,得力于日本技术顾问的指导,在流程改善及TPS等方面有很大的进步。虽然即便取得日本企业的信任,比起透过海外代理商进行交易,获利绝对不会更高,但透过海外日资企业的中介,便能获取日本国内市场拓展的效果,特别是背后的潜藏市场拓展。但其前提为与日本企业合作关系的维持,能获得日本企业的认可,才能进一步获取海外客户的信任。与竞争对手的差别因素除了性价比外,在与日本企业的交易关系所形成的评价与信赖,是提升品牌价值与附加价值的关键因素。

如同前文所述,要实现此目标,企业需进行源源不绝的企业能力构建与人才培育。例如中国机床厂商对于“铲花”作业,一般会采取委外加工方式,但如果透过日本技术及TPS实践转为内部作业,即可大幅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结果比起委外加工取得更高的获利。客户在进行现场参访时,向客户介绍公司TPM及TPS活动概况,同时强调产品质量及性能,能使客户加深信赖并建立品牌形象(图3)。日本企业对于产品所使用的零部件,大多采取指定规格或品牌,就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顾客之需求。

“顾客的顾客”的真正涵义

生产企业在面对解决客户问题时,使用者与最终使用者实际发生的问题容易被忽略,潜在问题未能解决的可能性相当高。由很多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企业达成产品及服务创新,并不是着重于有直接交易关系存在的客户,而是透过实际的使用者的问题发掘、解决方案的提供来实现。企业在提高获利并维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对于“顾客的顾客”,亦即背后的客户,必须加以重视,才能发掘潜藏的需求。如果企业能实践此理念,即有可能对于客户的真正需求与市场动向加以预测,进而协助客户端解决问题。这也就是真正的差异化,亦即深层差异化的真正涵义。

大族激光:开启智能制造新篇章

网站编辑阅读(1678)

6月19日上午,在天津北辰开发区,大族激光旗下子公司——天津大族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与天津大族天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举办了以“强大民族,智造未来”为主题的开业庆典。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领导嘉宾、行业专家、客户和业内专业媒体代表共同参加了这次隆重的开幕典礼,并聆听了针对最新SF激光切割机的新品发布讲座。

MFC的记者参与了本次盛会,并对大族激光不同子公司的多位高管和员工进行了采访。

微信截图_20210707153836.png

陈焱:靠近客户,贴近市场,树立智能工厂新典范

image.png

作为高端激光装备技术领先者和市场主导者,大族激光持续实施多工厂贴近客户的模式和市场纵深战略。大族激光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定天津北辰开发区并开始筹建天津大族工厂,将北方总部迁到了天津。天津当地政府也非常支持大族激光的工作,解决了大量来津员工的户口和子女教育问题,让他们后顾无忧。

历经一年多的规划和建设,由王小华先生担任法人的天津大族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与天津大族天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在同一天正式宣告投入运营。这是大族激光产业空间布局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将更好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更高效地提升北方市场的辐射力和服务力,推动市场稳步健康发展。

image.png

在启动仪式上,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副总裁陈焱表示:大族天津工厂按照大族激光“同一标准、同一平台、同一团队、同一图纸”组织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价值为运营理念,持续提升大族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服务能力,计划未来3~5年实现年产1000台以上激光装备、10亿以上销售收入的目标。天津大族天成专注半导体激光研发,也会同步将核心技术、核心团队植根天津沃土,共同把天津大族工厂打造成全国智能化工厂的典范,进而成为国内北方激光领域的新地标、新热土,带动大族激光智能制造蓬勃发展。

王小华:天津大族全方位提升服务北方市场的能力

天津大族智能装备总经理王小华致辞:天津大族是继华南深圳大族总部工厂、中部湖南大族工厂之后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的制造基地,显示了集团对北方市场的重视。天津大族秉持大族激光智能工厂全球化建设模式进行规划、设计与运营,通过不断深耕“六化”系统工程,与全国其他工厂协调分工、协同推进,建设数字化智能工厂,致力于激光切割机、激光焊接机、3D打印及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工厂还具备技术培训、工艺研究、备品备件库、展厅展示等功能,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快捷、更高效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努力为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image.png

朱晓鹏:天津大族天成专注半导体激光器

天津大族天成总经理朱晓鹏致辞说:天津大族天成是北京大族天成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组件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从管芯封装到光纤耦合封装完整的设备和生产线,是极具实力的高端半导体激光器产品制造商。公司已通过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国家级高新企业认证。

大族天成提供高品质的半导体激光器产品,广泛用于工业加工、激光显示、医疗、科研等多个领域,为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的生产厂商和科研单位提供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泵源模块,同时可提供用于激光焊接、熔覆、材料表面处理的高功率密度光源模块和系统。

大族天成致力于高亮度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模块技术的开发,产品功率从几瓦到千瓦级。波长覆盖紫外波段到近红外波段,并为客户定制特殊波长或多波长产品,可以提供多种可选择的封装形式和附加功能,并提供定制产品研发和咨询服务。

天津大族天成将以半导体激光器件为基础,主动贴近应用端和应用场景,关注细分行业领域,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为下一个十年发展奠定更高的发展平台、获得更强的助力。

image.png

大族自产20kw光纤激光器:经过市场检验,并向市场开放切割头、数控系统核心部件

激光加工机床目前已经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各头部公司为了获得竞争优势,纷纷在切割头、卡盘、控制系统、导轨等零部件上发力,提高更多核心零部件的自制比例,以获得竞争优势。

2021年3月在上海的慕尼黑光博会上,大族激光子公司大族光子发布20kw光纤激光器。至此,大族就具备从上游光学材料研究、泵浦源封装、核心光纤器开发,到中游的整机研发、批量生产制造,再到下游的中高功率应用解决方案的垂直整合能力。2020年,大族光子万瓦级光纤激光器已实现超百台销售,获得了市场实际的检验。大族激光将开放激光器、切割头和数控系统等核心部件给业内市场,凭借大族的强大研发能力,打造行业协同共生的行业生态。

陈焱说,大族激光作为国内第一家将光纤激光应用于切割的企业,一直引领激光切割技术的发展,目前激光切割应用占据中薄板绝大部分切割市场,最近两年,随着大功率激光器的成熟,万瓦级的激光切割机正在抢占以等离子和火焰切割的中厚板市场。

image.png

田社斌:SF光纤激光切割机解决诸多行业痛点

在本次发布会上,切割SF系列产品中心总经理田社斌详细介绍了最新切割机,针对业内切割机普遍存在智能化程度低、生产效率和投资回报率低、设备操作复杂、自动化配套难的痛点,SF产品做了诸多改善。

为了提升效率,SF产品采用了混合驱动,以提高传动速率;采用双控制系统,提升系统反应速度;辅机集成控制,快速启动一键启停;飞行切割,可以快速切割;自动匹配切割工艺参数,快速进行切割准备工作;全自动视觉寻边;扫码载入程序;同轴度自动检测。通过辅机集成控制和智能制造模块,SF产品实现了数据监控、实时检测,智能生产和效率优化。

为了简化操作,提高稳定性,SF产品采用了双控制系统;闭环总线控制,保证数据稳定传输;镜片自动检测,保证切割稳定性;故障信息索引,故障排查简单快速;人性化界面,操作简化容易上手;同轴度自动检测简化操作;工作台伺服定位。

针对自动配套的难题,SF产品采用了镜片自动检测,全新高压空气过滤系统,超高度无尘、无水、无油污等微颗粒,镜片保护100%;全自动视觉寻边、自动裁板、自动匹配切割工艺参数、自动更换喷嘴、同轴度自动检测和自动上下料等技术。

田总对SF激光切割机进行了总结:SF产品亮点之一:面向智能工厂的加工利器。大族服务云平台根据SF激光切割机ID对切割机同一设备的主机数据(数控系统、激光器、变频器等)和辅机设备(空压机、冷水机、稳压器和驱动器)、智能电表和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拟合。智能制造模块对应多任务工件加工,智能人脸识别系统能记录与识别任务负责人,分类储存记录各自任务的生产情况,便于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评估与产品质量追溯;精细化提升制造工艺和效率。

该平台可以对全国各地的客户提供远程保养提醒、故障报修、维修指导等支持,保证客户稳定生产。大族的智能平台将实现内部协同(不同子公司之间)、人机协同、供应链协同、设计协同、服务协同和用户协同等智能制造的能力。

SF产品之亮点二:采用的磁悬浮技术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低噪、平衡稳定切割。30000w的高功率激光实现了超高加工能力:空气切割35mm碳钢实现无渣(2万瓦极限厚度20mm);空气切割碳钢相对于20KW速度提升接近100%;氮气切割不锈钢极限厚度200mm;90mm可实现批量生产;氧气切割,45mm碳钢可实现亮面切割。

SF产品亮点三:采用了CNC+IPC双控制系统,拓扑结构扩展性强,控制稳定。

双控制系统的特点是人机交互系统以及后台运行数控系统相互独立。人为操作不再会影响后台运行,保证系统运行流畅的稳定性。

在线排样修改功能得益于引进双数控系统,保证系统运行流畅前提下,内嵌MTlaser,可实现在线排样修改功能。排样工件增减自如,无需往复于办公电脑与机床之间。

实时工艺修改功能同样得益于引进双数控系统,保证系统运行流畅的前提下,可实现即刻修改、即刻应用,提供灵活快速的调整机会,无需频繁暂停切割操作。

SF产品的亮点之四:自动更换喷嘴,精准高效;CCD辅助激光同轴度自动检测,告别了借助透明胶布进行同轴检测的繁琐操作;双切割头配置,包括单横梁双切割头;此模式可实现同一个切割程序双倍切割,切割效率翻翻;双横梁双切割头:此模式可定现板材一分为二,两切割头可同时运行两个相同或者不相同的程序;也可实现边打标边切割。

大族激光业内顶尖的加工能力使得激光切割设备的加工精度得以保证。

image.png

SF产品四个不同档次,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SF激光切割机推出了不同档次机型:

B系列:特点是稳定可靠,操作便捷,投资与运营成本较低,满足入门级客户的使用需求。

J系列:如同“喷气式战机”,具有高速,高精和高效的融合的特点,满足进阶型客户的需求,大型企业的首选。

P系列:具备更全面的功能,与自动化配套设备完美结合,在实现全自动作业的同时,保证稳定,可靠,高效,满足专业型客户的需求。

U系列:极致的体验,专家级板材切割设备,结合自动化,智能化的顶级技术应用。在切割领域满足客户一切需求。

前两款已经面向市场,后两款正在开发测试中,将在近期的展会上发布。

大族激光智能制造:7S精益制造,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

最后田总介绍了大族激光强大的制造体系。进入新一代数字管理领域,大族智能装备利用MES系统访问实时,集中和标准化的生产过程数据,以便他们能够识别和预测可在何处进行改进,并确保理想的生产环境和最佳的产品质量。数字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收集全面的数据,并根据算法优化生产计划和计划任务。数字化是我们及时提供产品和服务并在技术上进行创新的未来。

干净整洁的工作区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大族激光的每个车间和制造工厂都严格遵循7S精益生产管理,每个员工在工作区中共同协作以提高效率和有效性,并通过识别和存储所用物品,维护面积和物品并维持其使用寿命来总结为标准。

大族激光在以前的5S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安全”和“节省”,以确保机器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安全情况,并避免不必要的时间,资源和人力消耗来关注效率和有效性。

凭借20多年的激光制造经验,大族激光以稳定的机械和加工能力在所有亚洲市场享有盛誉。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机器制造的逐年加速使得大族激光长期保持其质量和市场。

业界新闻

网站编辑阅读(1432)

德媒:小米与德国电信成功实现5GVoNR通话

6月2日,德国电信公司宣布与小米等多个合作伙伴在波兰华沙成功实现5GVoNR通话,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在端对端多供应商环境下的5GVoNR通话。在测试中,各方同步进行语音通话和5G数据传输,验证了德国电信5G独立网络的能力。小米是参与此次欧洲重要的5G网络技术测试的唯一中国企业。

郑州富士康为新iPhone量产蓄力,加码员工内推奖金

6月6日,中国台湾地区《经济日报》报道称,郑州富士康iDPBG事业群将内部推荐合伙人奖金提升到人民币5000元,为2021年iPhone13(暂定)量产做准备。据悉,在苹果要求下,今年iPhone13生产将较去年iPhone12提前一个月,苹果供应链厂商已全面动员。

image.png

长城汽车与道达尔能源深化战略合作

6月8日,长城汽车与全球多元化能源公司道达尔能源于中国保定签署了两项协议,包括打造新能源汽车流体联合实验室、拓展海外业务合作等。

具体来看,基于本次签约,双方将携手打造新能源汽车流体方面的联合技术研发实验室。道达尔能源将继续投资于长城汽车哈弗技术中心的联合实验室,并利用其在润滑油研发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为长城汽车提供技术支持,建立润滑油使用规范和标准,并推动关键项目,如改造现有发动机和研发新型发

动机的润滑解决方案。长城汽车副总裁单红艳表示:“自

2009年与道达尔能源合作以来,我们将道达尔能源视为技术层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在润滑油研发方面已经建有多项成果,随着在联合实验室上的进一步合作,我们期望在新能源汽车流体领域引领更多的创新和创造更多的贡献。”

道达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IanLEPETIT表示:“我们对这次续约感到高兴,这将使我们两家公司继续努力研究和开发,为客户提供最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联合实验室将使我们能够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品,坚定地面向未来。”

image.png

海信宣布:在印度设立电视机制造工厂

6月10日,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总部位于中国山东青岛的消费电子和家电制造商——海信周四宣布,将在印度当地设立一家电视制造工厂,而且还会在2021年推出更多产品,以此扩大其在印度的产品组合。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0年,海信通过与印度电视制造业者——Videotex达成许可协议,从而进入印度市场,该公司计划在未来2年内建立一家产能为200万台的电视机制造工厂。

特斯拉面临芯片供应链短缺问题

近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目前特斯拉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全球芯片供应链短缺的问题。据了解,全球因芯片短缺,不少行业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汽车领域而言,尤其是在电动车大力发展的时期,电动车的生产制造也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比亚迪常州拟建20万辆纯电动车项目

比亚迪在江苏常州空港产业园(新北区黄河西路999号)拟建20万纯电动乘用车项目,规划投产时间为2022年1月,主要生产EM2E、SC2E、EK和UX四款纯电动乘用车车型。

丰田拟于嘉定新建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研发中心

根据最新的环评公示信息,丰田准备在上海市嘉定县(区)安亭镇(街道)嘉松北路6333号扩建先进技术研发中心项目。

资料显示,本项目主要进行自动驾驶车辆路测、先进安全自动驾驶系统仿真测试开发实验、材料微观组织观察、结构分析、物性评价分析材料耐久实验、材料电化学实验、燃料电池MEA性能分析实验。

理想常州工厂新增X01车型产线

根据6月份公示的文件,理想汽车拟投资14.57亿元改造常州武进高新区工厂,对原有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进行改造,增加新车型专用工位,项目建成后,将具备X01车型生产能力,保持10万辆年产能不变,预计投产时间2022年。

image.png

小鹏汽车在威海成立新公司,经营范围含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

6月18日,威海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朱艳华,注册资本1000万,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汽车新车销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充电桩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小鹏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IPG新品首发:轻型激光手持焊系统,燃爆全场!

6月16日,第25届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IPG在开展首日举办了新品揭幕仪式。

IPG作为光纤激光行业的领导者,通过不断地创新,为制造商提供更简便、更灵活的激光解决方案。在新品揭幕仪式上,IPG中国区总经理周建波先生和珠海福尼斯焊接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丽君女士一同揭开了IPG轻型激光手持焊系统的神秘面纱,这也是这款新品首次在中国市场亮相。

IPG轻型激光手持焊系统一经发布便吸引了众多媒体朋友和现场观众的关注,手持焊展区始终人气爆满,更有观众亲自上手体验了这款集便捷、易操作、高效与安全于一体的激光手持焊接系统,对焊接效果以及操作便捷性非常满意。

image.png

布局十年!天津大族智能装备和天津大族天成开业庆典隆重举行

6月19日上午,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旗下子公司——天津大族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与天津大族天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在天津北辰开发区隆重举办以“强大民族智造未来”为主题的开业庆典。来自全国各地领导嘉宾、行业专家、客户朋友、媒体大咖等共同见证,对天津大族工厂开业表示热烈地祝贺,对SF激光切割机新产品的发布予以高度评价。

作为高端激光装备技术领先者和市场主导者,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持续实施多工厂模式和市场纵深战略。2019年,为了更好地服务北方客户、贴近市场,大族激光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定天津北辰开发区并开始筹建天津大族工厂。历经一年多的规划和建设,两家公司今天正式投入运营。这是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产业空间布局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更好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必将更高效地提升北方市场的辐射力和服务力,推动市场稳步健康发展。

image.png

TCL科技拟回购近7亿元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6月20日消息,TCL科技发布公告,宣布将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总金额预计6~7亿元,本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TCL科技公告透露,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2.00元/股(含),具体回购数量以回购期满时实际回购的股份数量为准。回购股份实施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中芯国际产能供不应求芯片代工费大涨30%

最近有报道称中芯国际已经获得了大量芯片代工订单,如今在芯片代工价格上涨的环境下,产能已经供不应求。从2020年开始晶圆代工已经出现多次涨价,之后预计还将面临一轮价格上涨,并且价格涨幅将远超预期的15%达到30%。这也预示着之后的芯片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又出新了

6月22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又出新了,并将于6月25日随全国铁路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扩大开行范围,覆盖京、津、冀、辽、吉、黑、沪、苏、浙、皖、鲁、豫、鄂、湘、粤、陕、川、渝等18个省级行政区,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地区。

“新复兴号型号共两款,分别为CR400AF和CR400BF,车体外观分别采用‘瑞龙智行’和‘龙凤呈祥’方案,列车编组分为8辆标准编组和17辆超长编组,列车定员分别为578人、1285人,适应不同线路的运力需求。”国铁集团机辆部副主任吴国栋说。

国产嵌入式CPU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阿里平头哥玄铁系列嵌入式CPU成果获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该成果实现了指令集、处理器架构及配套工具链的创新突破,玄铁CPU量产超20亿颗,应用于手机周边、智能家电、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能电网、金融芯片等场景和设备中。

小鹏汽车赴港上市启动招股

6月25日,小鹏汽车宣布在港交所启动招股,公司拟发行8500万股股份,其中公开发售425万股,国际发售8075万股,每股发行价不超过180港元,每手100股,预期将于7月7日上市。富途与摩根大通、美银等共同担任小鹏汽车此次港股上市的承销商。据了解,富途已第一时间开放小鹏汽车认购通道,并提供20倍融资杠杆助力投资者打新。

据市场分析,不同于其他使用“二次市”(secondary listing)回归的中概股,小鹏汽车本次以“双重主要上市(Dualprimary listing)”方式回港,应可满足未来沪港通接入条件,届时便于借力“北水”,活跃股票成交,市值提升更具潜力。

松下清仓特斯拉套现232亿元

6月25日,日本电子巨头松下公司宣布,截至今年3月末,公司已经出售持有的全部特斯拉股份,套现约4000亿日元,约合36亿美元(约232.36亿人民币),以筹集现金。与此同时,松下首席执行官YukiKusumi说,如果原型生产线成功,该公司计划对特斯拉新型4680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进行“大量投资”。

松下强调,此次股票出售是围绕“公司治理”进行的,与与特斯拉的关系无关。无论如何,这项投资无疑是一个精明的商业决策。据当时报道,松下在2010年以约3000万美元的价格以

21.15美元的价格购买了140万股特斯拉股票。2020年3月,它持有价值809亿日元(7.31亿美元)的股份,到2021年3月底最终净赚约4000亿日元(36亿美元)(特斯拉的股票在此期间上涨了6倍)。出售所得款项将帮助松下支付其以70亿美元收购美国人工智能供应链专家BlueYonder的费用。

松下曾经是特斯拉唯一的电池来源,但特斯拉最近开始开发自己的电池,并与包括LG化学和中国宁德时代在内的其他供应商合作。与此同时,松下最近表示将减少对特斯拉的依赖,向其他全球汽车制造商供应电池。

尽管如此,松下仍计划继续成为特斯拉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司正在为特斯拉在其“电池日”活动中展示的新型4680锂离子电池建立原型生产线。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希望这些能够提供更便宜的电池组,从而在三年内制造出价值25000美元的电动汽车。如果其原型生产线运行良好,松下将为特斯拉和其他汽车制造商进行“大量投资”。

MFC行业观察

网站编辑阅读(1159)

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微升至52,通胀仍是重中之重

与统计局制造业PMI走势相反,内外需均强劲,生产受制于原材料短缺和价格高企而增速放缓,就业回落,价格指数继续飙升,未来通胀问题仍是重中之重。

2021年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较4月上升0.1个百分点至52,录得2021年以来最高值。

2021年5月,中国制造业延续平稳恢复态势。6月1日公布的2021年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较4月上升0.1个百分点至52,录得2021年以来最高值。这一走势与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相反。统计局发布的5月制造业PMI录得51,较4月微降0.1个百分点,且呈现生产扩张加快而需求增长放缓的局面。

image.png

而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分项指数中,5月制造业需求略强于供给。海内外需求齐增,支撑销售增长,5月新订单指数录得2021年内高点,新出口订单指数则继续攀升至2020年12月以来高点。企业反映,新接业务量增速为五个月来最强劲。

新业务量增长,带动产量进一步上升,但原材料短缺且价格高企对供给有所抑制。相比需求侧的高景气度,供给略显疲弱,5月生产指数较4月微降。4月升入扩张区间的就业指数,5月出现回落。部分企业因强劲的市场需求而增加用工量,但也有部分企业受制于成本上涨,对增加用工仍持谨慎态度。两者相抵,5月就业指数仅略高于荣枯线。

已经持续数月的价格上涨仍在继续。5月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在扩张区间升至2017年1月以来最高点。调查企业普遍反映,原料成本上扬,推高了各种费用。企业普遍通过上调产品售价,将成本上涨压力传导给客户,导致出厂价格指数飙升至60以上,创2011年3月以来最高值。

鉴于需求持续改善,制造商大幅增加采购,5月供应商供应时间指数在收缩区间大幅下降。调查企业反映,投入品需求上升,但供应商存货量低,导致最近供应问题恶化。与此同时,库存数据显示原材料库存与成品库存皆轻微下降,原因普遍是在生产和交付订单过程中增加动用原有库存。

展望未来一年,制造业企业预期需求增长,加上新产品发布,产出将会随之扩张。不过,业界的乐观度已降至四个月低点,主要原因是担心成本上扬,以及疫情前景未明。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2021年5月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海内外需求强劲,供给稳步恢复,就业市场保持稳定,制造业景气度仍维持较高水平,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动能犹在。通胀问题仍是重中之重。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提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问题,一方面,通胀压力会制约货币政策空间,5月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飙升,价格传导效应已经显现;另一方面,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部分企业开始囤货,部分企业则面临原材料短缺的困境,供应链受到明显影响。这意味着大宗商品的快速上涨已经对经济运行秩序造成影响。

image.png

2021年5月内燃机行业销量综述

内燃机行业前5个月整体运行平稳。2021年5月,由于终端市场销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加上同期基数抬高因素,内燃机行业销量也发生一定变化:环比小幅下降,同比增长,增速较4月回落近10个百分点。

其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商用车市场受国五、六切换影响销售出现明显下滑;工程机械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高增长后逐步向市场平稳期回归;占比较大的乘用车、摩托车需求正常回落。1~5月累计涨幅虽较前4个月有9.81个百分点的回落,但同比仍有36.33%增长,而与正常年份的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1.88%,增幅与前4个月情况基本持平。销量总体概述:5月,内燃机销量417.76万台,环比增长-6.37%,同比增长6.73%;功率完成21744.00万千瓦,环比增长-10.19%,同比增长-4.33%。1~5月内燃机累计销量2107.11万台,同比增长36.33%;累计功率完成116236.70万千瓦,同比增长37.31%。

与2020年同期累计比,柴油机同比增长31.12%,汽油机同比增长37.39%。5月,柴油内燃机销售54.45万台(其中乘用车用1.83万台,商用车用27.69万台,工程机械用9.94万台,农机用12.12万台,船用0.37万台,发电用2.19万台,通用0.31万台),汽油内燃机销量363.22万台。1~5月柴油机销量312.07万台(其中乘用车用9.79万台,商用车用161.26万台,工程机械用50.26万台,农机用76.02万台,船用1.81万台,发电用11.55万台,通用1.38万台),汽油内燃机销量1794.28万台。

分市场用途情况:5月,在分用途市场可比口径中,除发电机组用环比增长外,其它用途环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具体为:乘用车用增长-6.54%,商用车用增长-17.56%,工程机械用增长-14.43%,农业机械用增长-10.54%,船用增长-8.56%,发电机组用增长17.02%,园林机械用增长-7.93%,摩托车用增长-2.66%,通机用增长-7.65%。与上年同期比,除乘用车用及商用车用下降外其余用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具体为:乘用车用增长-4.83%,商用车用增长-9.44%,工程机械用增长2.56%,农业机械用用增长4.44%,船用增长12.04%,发电机组用增长8.50%,园林机械用增长27.87%,摩托车用增长24.51%,通机用增长6.37%。

与2020年累计比,各分类用途幅度增长较4月有多回落。具体为:乘用车用增长35.42%,商用车用增长37.45%,工程机械用增长41.48%,农业机械用用增长48.01%,船用增长50.21%,发电机组用增长17.72%,园林机械用增长33.43%,摩托车用增长35.40%,通机用增长26.52%。5月,乘用车用销售146.65万台,商用车用34.03万台,工程机械用10.54万台,农业机械用39.94万台,船用0.37万台,发电机组用12.31万台,园林机械用22.38万台,摩托车用149.05万台,通机用2.49万台。1~5月,乘用车用累计销售754.07万台,商用车用193.71万台,工程机械用53.73万台,农业机械用224.76万台,船用1.81万台,发电机组用52.95万台,园林机械用109.80万台,摩托车用705.54万台,通机用10.72万台。

image.png

工程机械5月份进入销售淡季

2021年5月挖机销量27220台,同比下降14.3%,属15个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其中国内销量22070台,同比下降25.2%;出口5150台,同比增加131.7%。一方面,挖掘机销售进入淡季,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企业成本压力有所上涨;另一方面,下游基建固定投资及房地产开发增速仍然可观,政策面上,非道路移动机械国四排放标准要求560KW以下的非道路移动机械2022年12月开始实行国四排放标准,或将升级加速存量工程机械的更新换代。

其他工程机械中,2021年4月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起重机、压路机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2.92%、4.45%、37.55%、8.14%、0.11%,2021年1~4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40.48%、39.64%、50.35%、49.72%、31.05%。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

2021年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两年平均增长6.6%;环比增长0.52%。分产品产量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同比分别增长166.3%、50.1%、37.6%,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1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两年平均增长2.1%;制造业同比增长9.0%,两年平均增长7.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1.0%,两年平均增长7.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两年平均增长13.1%,两年平均增速较4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

2021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943.5亿元,同比增长1.06倍(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比2019年1~4月份增长49.6%,两年长77.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7.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86.2%。总体来看,市场需求持续恢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稳中向好,利润总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企业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电力方面,2021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14.9%,增幅比1~4月回落1.9个百分点。从发电看,1~5月,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同比分别增长16.0%、3.8%、13.9%、26.7%和7.9%。5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7.9%。从用电看,1~5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7.7%。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1.6%、18.6%、27.8%和4.1%。分地区看,西藏、湖北、广东、浙江增速超过25%。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2.5%。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惊人

基建方面,2021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93917亿元,同比增长15.4%;比2019年1~5月份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961亿元,同比增长28.7%;第二产业投资57570亿元,增长18.1%;第三产业投资131386亿元,增长13.8%。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1%。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13.9%;制造业投资增长2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7.3%。

2021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4318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较4月下降3.3个百分点。

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自2月上升至高点后连续3月收窄,但增速水平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房企投资信心仍存。从房企的具体动作来看,竣工面积增速大于新开工面积增速,且5月竣工面积增速收窄力度小于新开工。在热点城市集中供地模式下,房企新开工较为谨慎,房企普遍加快竣工来增加土储。

塑机行业2020年表现亮眼,2021景气度有望延续

根据中国塑机协会数据,2020年488家规模以上塑机企业营业收入810.56亿元,同比+25%;利润总额85.72亿元,同比+49%;贸易顺差10.57亿美元,同比+29%,这是我国塑机贸易顺差有史以来首次突破10亿美元,塑机行业全年景气度较高。当前,海天国际、伊之密等主要企业订单旺盛,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订单可见度较高。下游家电、3C等回暖显著,汽车需求正在复苏中,预计注塑机行业2021年将持续回暖。

2021年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50.1%,金属切削机床增速优于成形机床

2020年12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29706台,同比增长32.4%,连续15个月增速为正且维持高增速水平;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全年产量237068台,同比增长19.1%。2021

年1~5月累计产量136405台,同比增长73.2%;其中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29743台,同比增长50.1%,显示行业持续景气。

2020年4月以来,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增速持续增长,2021年5月产量增速提高到31.8%;2021年4月,我国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增速5.6%,维持震荡态势。

image.png

光伏装机高增长,我国光伏产业全球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2020年,全球光伏市场不惧疫情,逆势增长,尤以我国光伏行业成绩亮眼。2020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134GW,同比增长23.38%,光伏发电量占总发电量份额不断提升,2020年占比为3.06%。中国、美国新增装机量位列全球第一、第二,越南成为全球第三大新增装机市场。2020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48.2GW,创历史第二新高,同比增长60.13%,尤其是集中式电站同比增长近83%。全年光伏发电量2611亿kWh,同比增长16.56%,占全年总发电量的3.42%,同比提高0.37pct,光伏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逐年提升。2021年1~5月光伏新增装机9.91GW,同比增加61.1%。

image.png

家电内销增速放缓,出口维持高增

2021年1~4月,空调、冰箱和洗衣机内销量累计同比增长了42.69%、26.63%和18.31%,从单月增速来看,增速从2月份开始逐步降低,4月份单月空冰洗销量同比增速为7%、-5%、6%,但均未恢复到2019年水平,相比2019年下滑29%、8%、8%。空调、冰箱和洗衣机出口数量累计同比增长15.78%、44.51%和33.01%,从月度数据来看,冰洗出口维持高增长,空调出口增速有小幅波动。

家电成本主要为原材料成本。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原材料成本为家电产品的主要成本,其中铜、铝、钢材和塑料等大宗原材料为主要原材料,占比较高。以空调为例,铜、钢、塑料和铝分别占成本比例为22%、12%、10%、和4%。2020年4月份开始,家电主要原材料开始环比上涨,2021年5月铜、铝、螺纹钢、塑料的均价同比上涨了95%、67%、55%和30%。

image.png

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在即,碳排放市场未来可期

6月23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公告》明确,挂牌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大申报数量应当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挂牌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10%之间确定。截至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已经通过验收。

建设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落实二氧化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抓手。2020年11月,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和《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随着两大管理办法公开征求市场意见,碳排放现货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快。

自2011年以来,我国已经陆续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七个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先行试点。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试点阶段的碳市场共覆盖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企业,累计覆盖4.4亿吨碳排放量,累计成交金额约104.7亿元。

生态环境部此前表示,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要求,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已通过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基本完成配额预分配工作。生态环境部也已经组织完成上线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金测试,正在开展上线交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拟于2021年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据悉,启动初期,全国碳市场将以电力行业(纯发电和热电联产)为突破口。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涉及2200多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考虑到发电行业覆盖碳排放近40亿吨,中国碳市场未来将成为全球覆盖范围最大的碳市场。此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等重要行业也在同步进行相应准备工作,后续按照稳步推进的原则,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

中国从2005年起就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家,在全球总量中的占比超过两成。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碳排放总量达362.28亿吨。其中前五大碳排放国家为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在全球总排放量中的占比分别为29.7%、14.6%、6.4%、5.0%、3.4%。中国独占全球近三成份额,这一状态从2011年起延续至今。

image.png

碳中和重构水、火、核价值

2020年6月29日,三峡集团旗下又一座“大国重器”——乌东德水电站首批#6、#7两台机组正式投产,紧接着第二批#5、#8两台机组在7月也投产发电,配套送出的昆柳龙特高压直流工程已全部建成投运。这标志着西南水电新一轮投产高峰的到来。虽然水电高速发展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四川、云南等省部分在建项目的陆续投产将推动水电在“十四五”初期迎来新一轮增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金沙江下游的乌东德、白鹤滩和雅砻江中游的两河口、杨房沟这四大电站。

乌东德:电站总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多年平均年发电量约389.1亿千瓦时;工程于2011年开始筹建2015年12月17日核准后于月底正式开工,计划2020年7月首批机组发电、2021年12月全部投产。

白鹤滩: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多年平均年发电量约625.21亿千瓦时;工程于2017年7月底获得核准,计划2021年7月实现首批机组发电、2022年底至2023年初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两河口:电站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10.0亿千瓦时;工程于2014年9月获得核准,计划2021年底首台机组发电,2023年底工程竣工。

杨房沟:电站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工程于2015年6月获得四川省核准开工建设,计划2021年首台机组发电,2022年工程竣工。此外,金沙江上游川藏段在建的苏洼龙、叶巴滩、巴塘、拉哇四个梯级电站也将于“十四五”期间投产,合计装机容量625万千瓦。金上、金下、雅中这3个流域的8个在建电站合计装机容量近3700万千瓦,投产后将推动水电装机容量在2019年底的3.56亿千瓦基础上再增长10%。

全球碳减排进程虽然经历了波折,但在中国的决心之下依然持续推进。在做出“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两个关键节点的承诺之后,电力行业作为国内碳排放和碳减排的重要领域之一,与其他行业、以及行业内部各个细分板块的相互博弈将颇具看点。煤炭是中国一次能源核心,也是碳排放主力,火电首当其冲成为控碳重点。除了得到政策力推的风电和光伏之外,同为零碳排电源的水电和核电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阿库矫平为新能源汽车保驾护航

网站编辑阅读(1417)

苏州荣事德模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专业钣金加工为主的现代化企业。自1997年成立以来,秉承以客户为导向的企业理念,凭借先进的装备、专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汽车、电子、轨道交通、医疗器械、工程机械、通讯技术等行业提供高品质的机箱机柜、设备壳体等各类钣金标准件及非标件。

图片

阿库矫平中心经理吴树成(左)与荣事德公司生产部袁先生(右)一道对工件进行加工评估

新能源汽车行业步入快车道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积极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一路高歌猛进。2015年在整体车市一度下跌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依然保持高增长。数据显示,2015 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达 37.9 万辆、销量达 33.1 万辆,达到 2014 年的 4 倍。

2014年一家电池厂商找到荣事德,希望能为其欧洲新能源汽车品牌客户加工一种电池组件外壳。荣事德非常清楚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能成功进入这个市场,无疑将开拓出一片新天地。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电池组,其产品质量的重塑性和稳定性对于车辆的使用性能和电池寿命至关重要,客户对这种电池外壳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

荣事德在钣金加工领域已久经沙场,很快利用其高功率激光加工设备完成了产品的初步加工。这种规格为10mm x 821mm x 150mm(厚x长x宽)的不锈钢钣金件是一种异形件,表面和侧面都开有装配孔。由于在激光加工过程中受到了高温影响,材料会发生弯曲。考虑到不锈钢板材本身就有一定的不平整,存在3mm的初始平整度差异,如果直接使用,根本无法满足电池安装的要求。同时,由于部件几何形状复杂,也无法通过手工进行调整,必须经过专业的轧辊式矫平机进行加工。

图片

专业的精密矫平有效提高产品的一致性

此前,阿库昆山矫平中心曾经专门派人上门做过矫平加工技术及应用推介,荣事德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其印象深刻,认为阿库矫平中心的设备和加工经验应该能够满足此项加工的需求。

了解荣事德的需求后,阿库矫平中心技术人员决定采用FlatMaster®88对这一电池外壳异型件进行加工。FlatMaster®88矫平机工作宽度居目前市场同规格机械之最,可以对最高23mm x 2000mm(厚x宽)的金属板材工件进行精密矫平,是此类大中型零部件矫平的最佳选择。

经过初步测试,阿库矫平中心技术人员准确掌握了这种电池外壳的工艺参数。只需简单输入参数设置并启动设备,这种由液压系统自动控制矫平间隙的精密矫平设备一下子便把3mm的初始平整度差异纠正到了0.1mm以内,超出了客户所要求的0.2mm,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与普通矫平设备相比,其矫平效率高出数倍,不仅显著改善了产品平整度,而且还有效消除了工件的内部应力,提高了后续装配精度、运转稳定性以及电池的使用寿命。

图片

新能源业务比重加大,未来前景广阔

阿库在上世纪60年代便进入钣金矫平领域,一流的设备和丰富的经验使阿库在解决各种加工变形“疑难杂症”时成竹于胸。阿库矫平中心在新能源领域也积累了丰富的零部件矫平经验,涉及的产品门类广泛,包括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池钣金件及特定装置钣金件、新能源光电涂层材料、风能发电装置钣金件、太阳能电池侧板和盖板,以及新能源电池外壳等。

凭借精密高效的矫平设备、精干的技术人员以及敬业的服务精神,阿库可确保客户持续稳定地获得高一致性的高品质产品。随着新能源汽车及电池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稳步攀升,更多钣金加工企业正在进入这一领域。他们将不同的产品交给阿库进行测试、打样,并在阿库的帮助下,获得了精密的加工品质。

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商对荣事德公司交付的电池外壳质量非常满意,由此开启了新的合作空间。荣事德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加工机会,不仅加工材料覆盖到不锈钢、圆环铝板、热轧板,产品规格也不断增加。荣事德李经理介绍说,新能源汽车电器外壳业务量增长趋势明显。随着公司加工品种的不断丰富,以及客户对产品加工精度要求的日益严苛,预期未来与阿库的合作前景将非常广阔。

了解荣事德公司的更多信息请登录http://rsdmold.com/

添加我的信息到《金属板材成形》发行库

联系我们获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