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客户更具全球竞争力!-MFC《金属板材成形》杂志 | 金属成形商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MFC(深圳)冲压与锻造展览会

业界新闻——MFC2021年第四期

网站编辑阅读(1937)

新愿景、新面孔、新技术——上海车展三大亮点“剧透”未来

在全球其他大型汽车展会纷纷停办、延期之时,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19日正式启动,这是2021年全球第一个如期举办的A级车展。新愿景、新面孔、新技术,2021上海车展带你“剧透”未来出行!

image.png

新愿景:汽车巨头在华描绘“新蓝图”

为中国市场定制、瞄准“碳中和”愿景,全球风景独好的2021上海车展,吸引了超过1000多家全球车企前来竞技,不少汽车巨头也借助上海车展的舞台,描绘在华发展的“新蓝图”。

经过5年的酝酿,备受关注的上汽

奥迪品牌18日晚间揭开神秘的面纱,这标志着上汽集团与奥迪的合作正式拉开帷幕。上汽奥迪在展会上发布了A7L。

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介绍,上海制造和生产的Model3现在已经出口欧洲、日本以及东南亚市场,未来也将进入更多的全球性市场,这也证明中国制造的质量正在得到全球的认可。

上汽大众在本届车展上则首秀了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的第二款量产汽车——纯电动SUV汽车ID.6X。

image.png

新面孔:造车“新物种”加速入场如果说上一届上海车展上最新的面孔是造车新势力们,这一届车展上的不少新面孔则是采用了“成熟车企+造车新势力”模式的“新物种”。成熟车企

多年的经验积累,加上创新的体制机制,正在帮助更多新兴的汽车品牌跑出“中国速度”。

智己汽车是本次上海车展上最受关注的新品牌之一。智己汽车L7亮相2021上海车展。

首次亮相上海车展的还有岚图汽车。岚图汽车不仅开出多家直营门店,还开启了首款量产汽车FREE的预订。

新技术:智能应用“新升级”

滴滴出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与沃尔沃汽车合作,将在自动驾驶测试车队上展开合作;百度与广汽、北汽、福特、威马合作,计划推出汽车智能化的量产车型;大疆旗下智能驾驶业务品牌大疆车载首次向公众亮相,为用户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华为自动驾驶技术在上海进行全球首次公开试乘,实现城区通勤无干预自动驾驶。试乘车辆——华为和北汽合作的“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在车展现场收获了满满的人气。

“这是鸿蒙操作系统在车机的第一次落地,不仅能方便实现手机和车机无缝衔接,还能把手机应用生态直接附到车机上,对车机生态丰富度帮助是非常大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说。

大疆总裁罗镇华表示,大疆深厚的智能系统研发积累和智能制造经验,能更好全力协助车企造出性价比高的智能车,加速行业的整体智能化进程。

“坦克”将独立成新品牌魏建军再战硬派SUV市场

在哈弗、WEY、欧拉、炮这这四大品牌之外,长城汽车决定打造自己的第5大品牌,这就是坦克汽车。在2021年的上海车展上,坦克汽车的独立毫无疑问将是长城展台上最大的亮点。

坦克最开始是WEY旗下的一款产品,名为坦克300。据了解,自2020年12月上市以来,坦克300月订单连续突破万台,而交车周期也长达3个月。长城汽车内高管表示,到现在坦克300在国内市场都还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之中。长城汽车表示,坦克2021年国内销量目标10万辆,2023年全球市场销量35万辆,2025年50万辆。除了坦克300之外,至2023年,坦克品牌将推五款车型,包括目前的紧凑型越野SUV坦克300,及随后推出的中大型机甲越野SUV、中大型商务SUV、机甲猛兽和奢华商务旗舰SUV。

大族激光第一季度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207.91%

4月19日,大族激光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大族激光实现营收31.35亿元,同比增长107.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亿元,同比增长207.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

381.64%。

大族激光SF系列光纤激光切割机全球首发

4月12日,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SF系列光纤激光切割机在CIMT2021中国国际机床展上全球首发,全新系列、高端新品重磅首秀,锃光瓦亮、实力标杆,势必掀起新一轮超高功率激光智能装备风潮。

发布会上,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总经理陈焱表示,非常高兴与行业朋友们齐聚大族激光展台,共同揭开新机型面纱。2020年以后,中国制造快速向智能制造转型,大族激光从2013年开始数字化工厂建设,为中国制造提供从单机向系统解决方案转变。在这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首先转型的是智能制造产品,本次发布的SF系列产品,即代表“SmartFactory”、“智慧工厂”之意,从立项到完成历时一年半,凝聚了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核心工程师们的心血,是大族激光面向智能制造转型大趋势下单机智能产品的扛鼎之作,在操作与运维上兼具数字化、智能化。

希望大家期待SF系列在市场中的表现,并提供更多意见与建议,共同将产品越做越好,为中国智能制造赋能。同时,大族激光持续与上下游伙伴紧密融合,携手走向智造转型升级、走向世界,共同打造中国智能制造未来。

华兴激光完成1亿元B轮融资

华兴激光完成1亿元B轮融资,获“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加持创业邦获悉,日前,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子外延技术供应商江苏华兴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总规模1亿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特定投资载体—金石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有限合伙)领衔投资。华兴激光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子外延片研发和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半导体激光器外延工艺(Epi-wafer)领域,华兴激光使用先进的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设备,发挥中科院半导体所在材料外延上的技术积累,为激光器芯片做好高质量的前道工序服务。

宏山激光济南基地正式运营

2021年4月17日,宏山激光济南基地正式投入运营,意味着宏山激光离北方用户更近了一步。宏山激光济南基地位于济南对外开放新高地先导区、世界一流的临空型高端制造产业集聚区。广东宏石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济南基地,基地占地面积6365.44平方米,目前已有员工90余人,建有研发中心、综合展厅和智能化生产车间等场所,项目建成后,可年生产各类智能激光设备1000台以上,年产值可达4亿元以上。济南基地成立后,宏山激光可以更紧密地与北方客户合作,更直接地支持他们。

宏山激光董事长常勇先生表示:“济南基地是宏山激光国内除佛山总部、佛山浦项、苏州之外的第四个标准化智能装备制造基地。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激光智能装备解决方案,成为宏山激光北方生产、北中国区销售和公司主要出口基地。宏山激光选择在济南设立基地是宏山激光国内乃至全球布局发展的重要一环。宏山激光将扎根济南,立足山东,面向北中国区,并将一如既往地实现高质量生产,提高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满足客户对产品高品质的需求。”

image.png

奔腾激光30KW超高功率激光切割机全球首发

4月12日,奔腾激光“重量级”明星产品30KW智能光纤激光旗舰机以及飞旋管材专用激光切割机精彩亮相CIMT2021,向广大观众展示了代表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产品和工艺成果。

image.png

从家电出口“中国年”,看中国品牌的增长“基因”

2020年以来,“出口”已经成为中国家电最亮眼的增长点之一。据海关显示,2020年1~12月,国内家电出口同比增长14.2%,增速为近十年来最高。具体到产品线,以海关的冰箱出口为例,累计12月,冰箱出口量同比增长高达35.6%。可以说,2020年以来的家电出口市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年”。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家电不仅出口量大增,品牌表现同样可圈可点。据海尔智家年报显示,在2020年,海尔智家海外营收同比增长8.3%,经营利润增幅26.97%,创历史新高。同时,在美国、欧洲、澳新、东南亚、日本营收同比增长10%、8.7%、11.7%、11.3%、11.2%,海外创牌业务全面收获。

日立集团持股永大比重升至57.31%

4月12日,电梯大厂永大大股东日立制作所加上日立大楼系统,股权比重提升到57.31%。市场人士指出,永大下市可能性并未排除。

永大指出,日立制作所(含中国台湾日立电梯)前次持股比重约47.01%,从2020年10月14日起至2021年4月9日止,再取得永大持股2641万7000股,累计持股总数到2亿1952万2100股,持股比重提升到53.44%。

另外,日立大楼系统维持持股比重约3.87%,持股数1590万8571股,与日立制作所两者相加,持股数从前次2亿901万3671股增加到目前2亿3543万671股,持股比重从50.88%提升到57.31%。

创新的威图WT全自动电缆加工中心斩获殊荣

4月16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智能制造推进合作创新联盟、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等协会协办,《自动化博览》杂志社承办的2021中国自动化产业年会暨第十六届中国自动化产业世纪行活动(CAIAC2021)在北京隆重举行。经过入围推荐、专家评审、网上投票历时四个月的层层选拔。最终,威图WT全自动电缆加工中心荣膺2020年度最具竞争力创新产品奖。

针对电气机柜制造集成中的重点,线缆加工环节,威图WT全自动线缆加工中心可以显著提升用户效率,打造属于用户的智能制造竞争力。

威图WT全自动线缆加工中心可精准、高效地完成24路或36路线缆的一次性加工任务。可加工线缆的线径范围从0.5mm至2.5mm不等,期间无需任何工具更换动作,全自动完成线缆加工。内置的标签打印系统能够在线缆上实现白色及黑色标识打印,可根据编程指令将其传送至下一道加工工序,该系统最多可完成1300条线缆的加工编程。

此外,威图WT全自动线缆加工中心可通过专业接口读取并处理各种加工数据(例如EPLANProPanelSmartWiring),同时支持手工加工数据录入,极大的提升线缆加工处理过程的效率。

富士康美国工厂5G自动化产线落地

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州工厂落成投入生产,基于5G网络的自动化产线一经亮相便成为焦点。通过AMR助力富士康实现智慧生产的斯坦德机器人,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在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中,智能物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以AMR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物流设备,可做到与生产设备、系统的互联互通,在替代人工完成自动化物流搬运的同时,实现生产、物流数据的可视化,助力企业实现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同步提升。

而随着5G应用的逐步落地,超高带宽、超低时延、超大连接等特点进一步发挥了智能物流的优势:更高速的信息传输、更及时的指挥操控、更多无线设备接入,使得智能物流和5G私有网络部署成为了更多企业的选择。

因应智能制造需求深化智能视觉量测技术

网站编辑阅读(1745)

一个以制造闻名的地方——中国台湾,虽不大但有着相当卓越的精密制造技术。由传统小零件机密加工、到高科技半导体制造。举凡家用娱乐、纺织材料、汽车船舶甚或于航天国防等,各方领域应用甚广,近年来制造技术更在国际上逐渐显出超群的气势。

数十年来,工研院电光系统所除深耕于大家熟知的半导体产业外,更深入精密制造产业,长期致力于精密加工所需的高精度自动光学与智能视觉应用的相关技术与系统研发,专注于协助厂商量身订做符合其产品特性,并搭配工厂设备以满足市售机台无法客制化的量测条件,已跨足于航天、纺织、水五金、高尔夫球头与传统钢铁制造等产业,并结合机器手臂大厂开发自动化产在线所需的视觉应用模块。

图1 2D+3D 高精度量测系统和图2 高精度光学量测系统​

随着工业4.0演进,精密制程逐渐迈向高度智能化、自动化及数字化,因应这些转变,许多流程管控功能与机制更形重要,也因此智能视觉来自各方不同的需求也应运而生,成为打造智慧工厂的重要关键技术之一。

工研院电光系统所“智能视觉系统组”,由2012年来成功协助国内航天扣件厂商开发数十台2.5D光学量测设备,进一步协助整合其生产线各阶段制程相关参数并导入资料库,达成其数字化管控的初步目标。也借由此航天产业成功案例,顺利于2018与2019年相继获得国际航空引擎维修大厂的两张跨海设备(如图1所示)订单,不断的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以下介绍两款为厂商客制化的系统实绩。

2D+3D高精度量测系统

此机台以非接触式、结合2D及3D光学影像量测的优势,取得精确的工件尺寸及表面曲率信息,并能精准的预测曲面端点位置,软硬件均由工研院电光系统所自主开发完成。机台的量测精度可达±25μ(6σ),并且通过航天严格管控标准GR&R≦10%,相较于目前业界主流的接触式量测方法,如三次元量床(CMM),在维持相同的量测精准度的条件下,其量测速度可提升至少3倍以上。可运用在自动化产在线之精密工件量测、检测、自动导引定位等,可大幅提高生产与品管效益,迈向自动化及智能化生产之目标。详细规格请参考表一。

高精度光学量测系统

此机台以非接触式、结合2D及3D影像量测的优势,取得精确的工件尺寸信息,在量机床与零组件测过程中可完整呈现影像功能,有别于目前追踪加工条件与质量管控的双重效益,机台市售机台仅纪录量测数据的方式,另可客制化量测数据并结合数据库以预警功能,达到追踪加工条件与品质管控的双重效益,机台外观与规格请参考图2与表一。

越南取代泰国成为亚洲工厂的虚实

网站编辑阅读(1796)

在东南亚,越南和泰国此前在遏制新冠疫情上取得成功。两国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称赞为模范,但是,随着2021年拉开序幕,二者开始产生差距。

越南每当出现本土感染都会严格防控,累计感染人数仅为1500多人。另一方面,在泰国,2020年12月19日在曼谷近郊水产市场工作的缅甸务工人员之间出现大规模聚集性感染,以此为转折点,疫情迅速扩大,短短半个月内感染人数翻了一番,到1月9日超过了1万人。

与疫情相比,两国经济情况的明暗分化或许更为明显。从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来看,越南维持了同比2.9%的正增长,而根据亚洲开发银行(ADB)的最近预测,预计泰国将出现7.8%的大幅下滑。

越南崛起,而泰国则呈触顶之感。这种局面自数年前开始变得明显,因疫情而进一步加剧。象征两国发展势头差异还体现在企业端。

日本松下2020年9月停止在泰国的洗衣机生产,10月停止冰箱的生产,将白色家电的生产集中到越南。泰国与松下有着很深的渊源,1961年松下在该国开设了战后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1963年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亲自向访日的前泰国国王蒲美蓬介绍电视工厂。虽然松下在泰国的汽车零部件和电池等工厂仍然保留,但由于白色家电转移到了竞争对手的越南,给泰国政府造成了冲击。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此前泰国生产大容量机型,越南生产中容量机型,形成分栖共存,两国均是松下面向亚洲周边国家和中近东等十多个国家的出口基地。据悉松下是在2020年初决定转移生产,与疫情没有关系。

为何从泰国迁往越南呢?其一是市场因素。英国调查公司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从2019年的冰箱和洗衣机的市场规模来看,越南为280万台和227万台,而泰国为192万台和175万台。越南的市场规模已超过泰国,而且从家庭普及率来看,泰国市场规模和普及率达到92%和70%,而越南仅为74%和40%,增长空间很大。另一个是生产因素。越南的劳务费虽然近年来显著上升,但仍只有泰国的6成左右水平。

image.png
image.png

松下AP越南公司前社长太田晃雄表示,从白色家电来看,各国存在特有的畅销产品,因此一直坚持地产地销,但亚洲整体迈向城市化,畅销品逐渐趋同。泰国市场难以进一步增长,但人工费却比较高。整合生产是自然而然的趋势。

泰国自1980年代起作为亚洲工厂不断发展。制造业向越南转移则是在2007年越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时间较晚,但越南的对内直接投资额2014年超过泰国,出口额也在2018年超过泰国。随着全球贸易战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认为今后比起泰国会更加重视越南。

是否确实如此呢?分析两国的经济结构,可以看到略有不同的局面。

第1是产品的出口。越南的出口中4成面向欧美,泰国则有3成面向东南亚区域内。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泰国与被称为CLMV(柬埔寨、寮国、缅甸和越南)的湄公河流域周边发展中国家的2019年贸易顺差达139亿美元。泰国的整体贸易顺差为90亿美元,也就是说,如果剔除CLMV,实际上是贸易逆差。

其中,泰国对越南的贸易顺差为67亿美元,达到对CLMV的约一半。在消费品等领域,泰国制造备受欢迎,分享了以越南为中心的周边国家的增长力。

第2是服务出口,也处于同样的局面。在疫情前的2019年,泰国的顺差为233亿美元,达到越南(87亿美元)的近3倍。与货物不同,服务领域难以弄清各国的收支占比,但原动力仍是周边国家。

2020年3~4月第1波新冠疫情平息之后,在曼谷中心运营东南亚最大级别的商业设施暹罗百丽宫和暹罗天地等的SiamPiwat公司的高级执行副总裁MayureeChirpromprasith呼吁称,应优先解禁CLMV的游客入境。

这并不仅仅因为当时CLMV几个国家的国内感染已经缓解。Siam Piwat的商场平时进店顾客有4成是外国人,其中3成来自CLMV。而且据悉都是光顾一次平均消费10万泰铢(约合人民

币2.1万元)的优质顾客。这种情况显示出,周边国家增加的富裕阶层和中间阶层的购买力较强。

第3是投资。泰国在对内直接投资方面落后于越南,但如今的泰国反而在加强作为对外投资国的倾向。对外投资截至2019年连续4年高于对内投资,前者的累计投资额也已达到了后者的6成。泰国的对外投资按单年和累计计算均高于马来西亚,在东南亚仅次于新加坡。

投资流向的目的地也是越南。生产泰象啤酒的泰国酿酒、零售企业中央集团和涉足原材料的暹罗水泥集团等通过与外资合作积累实力的泰国企业相继启动大型投资。

投资流向的目的地也是越南。生产泰象啤酒的泰国酿酒、零售巨头中央集团和涉足原材料的暹罗水泥集团等通过与外资合作积累实力的泰国企业相继启动大型投资。

在货物与服务的出口和投资方面,CLMV、尤其是视为竞争对手的越南的发展成为泰国经济增长关键的局面正在加强。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主任研究员牛山隆一认为,泰国经济正在呈现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关系变得紧密、被称为“湄公河化”的现象。

其原点可追溯至30年前。1988年时任泰国总理差猜•春哈旺提出构想要将中南半岛从战场变为市场,如今终于变为了现实。包括泰国自身在内的湄公河圈的人口达到2.4亿人,匹敌世界第4的印度尼西亚(2.67亿人)。争取陆地相连的区域内内需是今后泰国的生存之道,未必一定要与越南争夺亚洲工厂的宝座。

泰国汇集着5500家日资企业,2019年,日企在泰国的对内投资申请额首次被中国超越。不过,如果考虑累计投资的规模,日企在争取湄公河内需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如何冷静观察泰国经济的目前所在地、发挥现有基地和泰国企业的合作关系?对于中企来讲,目前的局面可以说是与投资规模相比,这种战略的优劣更加受到考验。

全球汽车产业势力版图重心在转向中国

网站编辑阅读(1833)

中国正在成为纯电动汽车(EV)的全球出口基地。美国特斯拉和德国宝马在2021年初之前将从中国向欧洲出口纯电动汽车。中国企业的出口也在增加。中国借助普及纯电动汽车的新能源车(EV)新规,汇聚了电池等相关的零部件企业。作为在销售和生产方面主导世界的纯电动汽车强国正在提升存在感。

image.png

英国LMCAutomotive统计显示,在2020年1~6月的全球纯电动汽车产量(66万辆)中,中国占到约4成的25万辆,高于美国(23%)和日本(2%)。1~6月中国的汽车出口减少,但以纯电动汽车为中心的新能源汽车增至2020年同期的2.4倍,达到3万6900辆。出口额增至3.7倍的11亿美元。

微信截图_20210429140713.png

纯电动汽车的出口有望进一步增加。宝马将向欧洲出口在辽宁生产的新款纯电动汽车iX3,自2021年初开始交车。还将探索对美国出口。对欧洲的乘用车出口加上10%关税,销售价格约为6万5000欧元。特斯拉也在10月向欧洲出口了在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3。

image.png
image.png

中国最大民营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电动车企业极星(Polestar)已开始向欧洲和北美出口纯电动汽车Polestar2。Polestar的产量大部分面向出口。在纯电动汽车占市场过半的挪威,跃居9月新车销量整体的第3位。

与此同时,中国的新兴企业也瞄准海外市场。爱驰汽车向法国的出租汽车公司销售了500辆U5,年内还将在德国和瑞士销售。小鹏汽车于9月启动出口。在汽油车市场影响有限的已开发国家,中国品牌正在通过纯电动汽车进行浸透。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截至2019年连续5年排在世界第1位。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显示,新能源汽车累计展开逾2万亿元投资,供应链正日趋完善。

image.png

中国最大车载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ATL)正在向特斯拉等纯电动汽车大型企业供货。据悉,涉足冷却零部件的浙江三花智慧控制和涉足高压直流供电继电器的厦门宏发电声等也是纯电动汽车不可或缺的。日本汽车产业由范围广泛的零部件和材料企业构成支撑,但在纯电动汽车领域,中国正在世界上抢先构建同样的产业结构。

日本的汽车厂商也将在中国启动纯电动汽车生产。日产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通过合资企业生产和销售纯电动汽车。将在2021年投入运行的湖北省武汉市的生产基地生产新型纯电动汽车Ariya,但目前在中国销售。本田正在中国生产和销售合资品牌纯电动汽车。针对计划在中国生产的自主品牌纯电动汽车,本田表示(将来)向其他国家销售也纳入视野。

中国扩大的纯电动汽车生产的益处还将惠及日本的零部件和材料企业。世界最大纯电动汽车驱动马达企业日本电产将在中国加强业务拓展。而在锂离子电池的构成零部件领域拥有较高份额的旭化成和住友化学等也将通过本地化生产抢占市场。

汽车产业的势力版图正在从日美欧转向以中国为重心。对日本来说属于支柱产业的汽车的出口和生产有可能受到影响。

机械加工的精实化与智慧化

网站编辑阅读(1788)

机器加工厂的客户,对于精密机械零件的要求,依序为QDC,质量(Quality)一直都是最重要、最优先,其次是交期(Delivery)短比价格(Price)低更重要。大量客制化的趋势下,质量不打折、交期最短,已经是机械加工业为顾客提升价值的关键要素。

智慧机械推动办公室网站SMB专区数据显示,从2018年2月2日到2020年12月31日止,经济部工业局智慧机顶盒(Smart Machine Box,SMB)辅导计划,已经有5301台设备安装并完成验收。从案例分享的成果整理发现,顾客在意的成本、交期、售价提升、良率这四项占比合计约10%。现阶段SMB成果,90%聚焦在设备观点价值,如稼动率、减少纪录作业报表时间、数据收集时间、实时监控、生产履历、建立标准工时、自动报工、异常通知与停机等信息。

把加工制程连起来,减少在途量(WorkIn Process,WIP)和等待的浪费,是加工厂落实精实管理,消除浪费、交期最短的流程价值。SMB实时收集加工运转中的设备信息,让设备运作实态、加工信息可视化并分析改善,是智能化创造的数据价值。

智能结合精实管理的流程技术,可以从加工价值链大幅提升顾客价值。精实和智慧是相辅相成的,本文将以精实加工流程的观点,说明机械加工业应用智能化,在加工设备点与线,创造的顾客价值。

image.png

OEE是评量设备运作价值的指针

整体设备效率(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OEE)是评量生产设施有效运作的指标,它是良品率(Quality Efficiency)、性能效率(Operational Efficiency)、稼动率(Availability Efficiency)相乘的结果。用精实管理的浪费观点,影响OEE的主要因素为不良品浪费(QualityLoss)、产效浪费(Performance Loss)、可用浪费(Availability Loss)和排程浪费(Schedule Loss)。

排程浪费和可用浪费是事先就知道的,透过SMB可以更精确的知道计划与实际的差异。排程浪费是经营管理的议题,如休假日、工作量不足无法满足设备可以安排的整体时间(AllTime)、例行性会议、定期保养检修、产线调整等。可用浪费是生产计划的停机,如计划变更停机、缺料停工、换线停机、设备热机时间、设备故障维修等。

产效浪费和不良品浪费是设备加值异常的情况,事件发生才有的信息,譬如设备故障停机、预警停机、换料工时异常、换线工时异常、不合格的材料、不良品等设备运作异常事件、起讫时间、次数等信息。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sensor)和SMB,就可实时撷取以上的实际信息。

拜IoT(Internetof Things)信息科技发展之赐,透过智慧机顶盒收集设备运转正常与异常的实际状态,每台设备的每个事件都自动实时的撷取并纪录到数据库,成为及时正确的加工日志数据库。将数据库内的纪录,以设备为主体筛选数据,经过正确的归纳、合并、计算后,得到OEE运算需要的分子良品数、实际效率、运转时间,和生产数、计划效率、排程时间等分母数据。OEE内的良品率、性能效率、稼动率是衡量设备效率的指标,故OEE是评价设备在加工工序创造价值的点指标。

image.png

加工LT是评量流程价值的指针

加工LT(Lead Time)是零件从素材投料,经过复数个加工工序到完工合格的加工流程时间总和,包括各个工序的搬运、取放、加工时间,和工序间等待时间。

以零件加工制程为主体,每个工序的开始加工时间、加工完工时间、完工数量等信息,可以从加工日志数据库筛选出来,再依据零件制程的工序顺序,将以上信息组合起来,可以得到零件加工LT时间,以及零件工序相关的信息。如图1加工流程图,零件在工序1和工序2的(换模换料时间),工序1或2的开始加工和加工完成的期间就是(加工时间),工序1的加工完成和工序2的开始加工就是(制程等待时间),工序1完工移转到工序2尚未完工的数量就是(WIP(WorkInProcess)数量),工序1零件安装开始时间到工序2加工完成时间的总和就是这个零件的(加工LT)时间。

image.png

图1 加工流程图

精实加工追求的目标是加工流程化,也就是说零件的每个工序,一个接一个产出,没有等待时间、没有WIP、最短的换模换料时间。作者2020年5月及6月,从数家在改善效益良好的加工厂,取得SMB收集的加工日志案例数据,以零件加工流程架构分析,发现三个主要问题:①制程间等待的时间很长、②批量开工与移转工序间的WIP数量起起落落、③开工后被插单造成后续工序等待时间变长。以上问题若被改善可以缩短加工LT的时间,故加工LT是评价零件加工流程的产线指标。
精实智慧加工、缩短加工LT提高顾客价值

精实化源自TPS两根支柱的稳定(自动化)与配套(JIT)观念,透过标准作业(SOP)的建立与改善,用流程分析技术创造价值。智慧化则是运用演算逻辑,透过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进行实时监控与持续检讨,用数据分析技术创造价值。

精实智慧加工(LeanSmartMachining)是以加工流程的标准作业为基础,根据加工流程分析的需要,实时撷取每个工序的数据,并被自动纪录存到数据库。读取并运用数据库的内容做数据分析,用设备观点将每个工序的设备OEE可视化,用产线视角看零件的加工流程,可以及时呈现换模换料时间、制程等待时间、WIP数量、加工LT等的浪费或变异,经检讨与改善,让下次流动的更稳定、更快速。

精实化是追求单件流,工序间没有等待时间、没有WIP,加工连起来,让产线流动的应有之姿。智慧化除了立即呈现加工点与产线实态的问题,搭配标准作业,在上线计划开工前,模拟工序间的浪费、WIP,事前排程优化,事中的动态派工微调,落实加工连起来,让制程间的等待时间与WIP的变异最小化。

精实与智慧结合的精实智慧加工,实时采集流程上的数据并分析,可以强化并改善精实流程,缩短加工LT,创造加工价值链更高的价值。

MFC行业观察——2021年第四期

网站编辑阅读(1907)

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降至50.6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

4月1日公布的2021年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录得50.6,低于2月0.3个百分点,虽然连续第十一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但降至2020年5月以来最低值,显示新冠疫情后制造业扩张速度进一步边际放缓。

这一走势与统计局制造业PMI相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3月制造业PMI录得51.9,较2月上升1.3个百分点,结束连续三个月的回落态势。

制造业供给、需求继续保持扩张,但扩张速度已连续四个月放缓。中国制造商在3月继续增产,但整体增速轻微放缓至小幅水平,为11个月来最低。企业普遍反映市场在疫后进一步复苏,客户订单增加,支撑了最近产出增长。外需成为3月亮点,新出口订单指数在2021年首次位于扩张区间。受访企业表示,海外疫情有所缓和,海外需求明显增加。

image.png

受供求增速放缓影响,就业市场继续承压。3月就业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位于收缩区间,收缩程度略有缓和。企业反映,当有员工离职时,主动补充用工的动力不强。

价格指数继续高歌猛进,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工业金属、原油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令制造业企业成本大幅飙升。3月购进价格指数录得2017年12月以来最高值。受成本上升推动,企业出厂价格亦大幅上涨,制造业企业出厂价格指数在扩张区间升至2016年12月以来最高值。受访企业表示,价格上涨抑制了需求的进一步恢复。

展望未来一年,制造业企业普遍相信产出将会继续增长,乐观度较2月略有放缓,但仍为过去七年以来的较高水平。业界的增长预期普遍与疫情将要结束、全球需求将会复苏等预期因素有关。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2021年3月制造业总体维持恢复态势,供求两端复苏动能同步减弱,海外需求出现明显改善,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制造业企业家对未来经济恢复和疫情控制仍充满信心,生产经营预期指数仍大幅高于长期均值。通胀仍是未来关注的重点,价格指数已连续数月上升,通胀压力不断凸显,制约了未来政策的腾挪空间,不利于后疫情时期经济的持续恢复。

image.png

2020年3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0年3月,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的控制,企业生产经营逐渐恢复。在生产端,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明显好转,据我会掌握的23家企业集团最新复工复产调查情况统计,整车生产基地全面复工,员工返岗率86%,复产情况达到2020年平均水平的75%。在消费端,由于疫情并没有完全结束,因此仍有部分市场需求被抑制,但3月的企业销售情况已明显好于2月。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各地政府接连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汽车市场将加快恢复。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面对疫情影响,汽车行业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恢复消费市场的繁荣贡献力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促进行业企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恢复,迅速了解、掌握企业生产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尽全力为稳定经济做出贡献。

总体而言,2020年3月汽车工业大致运行特点如下:

汽车产销降幅收窄

3月,伴随生产经营有序恢复,汽车产销降幅收窄。

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2.2万辆和143万辆,环比增长399.2%和361.4%,同比分别下降44.5%和43.3%,降幅较2月分别收窄35.3和35.8个百分点。

1~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47.4万辆和367.2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5.2%和42.4%。

乘用车产销降幅依然较大

3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04.9万辆和104.3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36.5%和365.8%,同比分别下降49.9%和48.4%,降幅较2月收窄33和33.3个百分点。

1~3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8.4万辆和287.7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8.7%和45.4%。分车型产销情况看:轿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50.4%和47.6%;SU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3.1%和39.6%;MP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70.4%和63.3%;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51.1%和54.1%。

商用车降幅收窄较为明显

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7.3万辆和38.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0.3%和22.6%,降幅较2月分别收窄46.6和44.5个百分点。

1~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79.0万辆和79.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8.7%和28.4%。分车型产销情况看,客车产销分别完成6.9万辆和6.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9%和30.7%;货车产销分别完成72.1万辆和72.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9.3%28.2%。

皮卡车产销量同比下降,降幅大于货车

1~3月,皮卡车产销分别完成6.8万辆和7.0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38.3%和38.7%,降幅大于货车整体。分燃料类型情况看,柴油车同比下降幅度略窄于汽油车。1~3月,汽油车产销分别完成1.8万辆和2.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0.3%39.3%;柴油车产销分别完成4.8万辆和5.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8.6%和38.9%。

1~3月,排名前五家的皮卡企业销量合计5.4万辆,同比下降26.7%,占皮卡销售总量的78%,高于上年同期10.9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同比继续下降

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含特斯拉)分别完成5.0万辆和5.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9%和53.2%。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万辆和4.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8.5%和55.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万辆和1.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0.2%和44.1%;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辆和36辆,其中产量同比增长5.6%,销量与同期持平。

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0.2%和56.4%。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7万辆和8.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1.8%和58.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万辆和2.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0%和48.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3辆和207辆,同比分别下降19.7%和7.2%。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提高

2020年3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3.3万辆,同比下降48.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5%,比2020年同期提升0.2个百分点。

1~3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15.5万辆,同比下降47.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1%,比2020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

重点企业集团市场集中度高于同期

1~3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329.5万辆,同比下降41.7%,低于行业降幅0.7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7%,高于2020年同期1.1个百分点。

汽车出口同比微增

3月,汽车企业出口9.1万辆,环比增长103.8%,同比增长0.8%。分车型看,乘用车本月出口6.8万辆,环比增长97.6%,同比增长21.9%;商用车出口2.3万辆,环比增长125.3%,同比下降33.8%。

1~3月,汽车企业出口20.4万辆,同比下降11.5%。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15.4万辆,同比增长5.3%;商用车出口5万辆,同比下降40.7%。

2021年3月内燃机行业销量综述

2021年3月,由于2月有效工作日少内燃机销量环比大幅增长;同比方面,由于商用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终端市场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带动内燃机了增长,再由于同期疫情情况好转复工复产,基数虽仍较低但已逐渐回升,同比涨幅已慢慢趋向合理区间。从1~3月累计销量情况看,与前几年正常年份的一季度数据比较,内燃机行业生产销量和增长趋势向好,已高于19年销售和增长水平。

按可比口径,3月销量466.72万台,环比增长56.95%,同比增长39.22%;1~3月累计销量1242.31万台,同比增长66.31%,较2月涨幅有所回落。

销量总体概述:

3月,内燃机销量466.72万台,环比增长56.95%,同比增长39.22%;功率完成26400.13万千瓦,环比增长51.44%,同比增长63.59。

1~3月内燃机累计销量1242.31万台,同比增长66.31%;累计功率完成70280.6万千瓦,同比增长78.26%。

分市场用途情况:

3月,在分用途市场可比口径中,各分类用途环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具体为:乘用车用增长63.47%,商用车用增长43.70%,工程机械用增长70.47%,农业机械用增长15.10%,船用增长61.59%,发电机组用增长37.02%,园林机械用增长27.29%,摩托车用增长76.40%,通机用增长251.41%。

与2020年同期比,各分类用途均有较高幅度增长。具体为:乘用车用增长72.68%,商用车用增长61.83%,工程机械用增长37.28%,农业机械用用增长19.66%,船用增长70.44%,发电机组用增长4.68%,园林机械用增长2.06%,摩托车用增长22.86%,通机用增长50.14%。

与2020年累计比,各分类用途均有较高幅度增长。具体为:乘用车用增长78.10%,商用车用增长74.66%,工程机械用增长69.14%,农业机械用用增长90.17%,船用增长97.71%,

发电机组用增长34.89%,园林机械用增长43.76%,摩托车用增长52.77%,通机用增长37.18%。

3月,乘用车用销售172.84万台,商用车用44.22万台,工程机械用12.65万台,农业机械用43.56万台,船用0.42万台,发电机组用11.18万台,园林机械用22.29万台,摩托车用156.75万台,通机用2.80万台。

1~3月,乘用车用累计销售450.51万台,商用车用118.39万台,工程机械用30.87万台,农业机械用140.18万台,船用1.04万台,发电机组用30.13万台,园林机械用63.11万台,摩托车用402.53万台,通机用5.53万台。

image.png

2021年1~3月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同比108.0%

2020年12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29706台,同比增长32.4%,连续15个月增速为正且维持高增速水平;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全年产量237068台,同比增长19.1%。2021

年3月工业机器人产量33075台,同比增长80.8%;2021年1~3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78714台,同比增长108%,主要原因是2020年初疫情影响基数较低。

2020第四季度日本对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增速39.47%。日本工业机器人销量占比全球50%,中国是其最大市场。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数据是中国机器人市场1~2季度领先指标。2020Q4日本对亚洲(含中国)、中国、北美、欧洲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增速分别为18.32%、39.47%、10.16%、-4.59%。

2020年4月以来,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增速持续增长,2021年3月产量增速提高到42.9%;2020年12月我国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增速4.5%,维持震荡态势。

制造业产能利用率2021第一季度略有下滑

2021第一季度制造业、汽车制造业、3C电子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7.6%、78.5%、79.3%、81.1%,环比略有下滑。

2021年1~3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同比增长29.8%。2020年初受疫情冲击制造业投资基数较低,2021年1~3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同比增长29.8%。其中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1~3月累计同比下滑3.3%;电子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1~3月累计同比增长40.4%;电气机械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1~3月累计同比增长27.3%。

image.png

工程机械延续强势

根据2021年3月纳入统计的26家主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126941台,同比涨幅85.0%。其中,3月国内大中小挖销量同比均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小挖(<18.5t)销量44368台,同比涨幅47.4%;中挖(18.5~28.5t)销量21427台,同比涨幅89.8%;大挖(≥28.5t)销量7182台,同比涨幅37.7%。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安排,2021年拟下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在稳投资、稳增长的目标下,考虑到地产可能面临微型调控,预计未来基建将继续发力,成为核心的增长动能。

轨交设备保持高增长

2021年1~2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达563.05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国家铁路和非控股合资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3.98亿元,同比增长17.5%。我们预计未来地铁投资作为重要的基建部分,将继续保持在较强的投资规模,项目建设进度有望加速,重点项目有望按照预期开通,拉动轨交设备的需求。地铁方面,发改委去年上半年共批复4个城市轨道交通重大项目,包含深圳、合肥、徐州及厦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投资总额达2306.17亿元。在地方转向债的支撑下,

我们预计未来2021年铁路投资将继续保持高强度,通车里程维持快速增长。

2020年底光伏+风电新增装机超预期保障

根据中电联数据统计,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为7.5万亿千瓦时,同比+3.1%,光伏发电量为2611亿千瓦时,占用电量比重为3.5%,风电发电量为4665亿千瓦时,占用电量比重为6.2%。2020年光伏+风电合计占比为9.7%,较2019年同比+1.05%,较2015年提升5.7%。2021年光伏+风电发电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较2020年提升比1.3%,2025年提升6.8%,提升幅度超越“十三五”同期。

根据能源局数据,2020年光伏新增装机量为48.2GW,其中11~12月新增装机26.3GW,占2020年新增装机比重的55%,风电新增装机71.7GW,其中12月新增47.1GW,为前11月新增装机量近两倍。2020年国内累计光伏装机量达254GW,累计风电装机量达282GW。由于2020年底新增装机量超预期,预计2021年11%的目标基本可完成,但长远看若完成2025年目标,则2021~2025年光伏+风电的新增装机量将远超“十三五”规划。

image.png

锂电设备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投资旺盛

2021年3月新能源车产销量持续高增,结合此前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对新能源汽车及产业链发展形成长期利好。按照最新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0%,假设海外市场除国内市场以外渗透率达到15%,则到2023年电动车销售全球有望达到1050万辆,在考虑到产能利用率以及单车带电量情况,全球动力电池产能有望超过1500Gwh,考虑到目前头部锂电池厂商(有效产能)情况,未来在产业趋势加速背景下有效产能仍存在较大缺口,继20年年底390亿扩产公告以外,近期宁德时代290亿再次上码产能是明确的信号。

激光设备IPG2020第四季度中国地区收入实现高速增长

IPG2020第四季度实现收入3.37亿美元,同比+9.78%(第三季度同比-3.25%),单季度收入持续改善,下游景气持续提升。盈利方面,2020第四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3.63%和14.76%,分别同比+3.12、+16.16pct,Q4实现0.49亿美元(2019Q4亏损0.04亿美元),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收入分地区看,2020第四季度中国地区表现出色,单季度实现收入1.41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52%,此外根据签订的订单框架协议,2021年头几周中国地区的订单需求旺盛。

短期内制造业持续复苏,激光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中长期看激光行业作为黄金赛道,具有较好的成长性。 

海上基础的演变

网站编辑阅读(1762)

海上基础的演变

基础是任何海上风电场的主要基础设施,需要在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支撑风力发电机组。通常基础占总设备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因此,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是任何项目经济可行性的关键。

由于海床的最大深度(深度越深意味着成本越高)和到海岸的距离(距离海岸线越远,可以部署的发电机组的尺寸和功率越大,通常情况,深度也越深)的局限性,只有少数地方能被选为海上风电场。然而,现在的趋势是,这些设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离海岸线更远。

目前有几种不同的基础技术在应用,例如重力基础结构(GBS)、单桩、三脚架、导管架和近年来的浮式基础。其中,单桩在不同海床深度下的使用频率和范围都很突出。由于其简单性和适应性,目前60%以上的海上风电装置中选择了单桩。

单桩设计不断改进,以适应越来越苛刻的风电场:直径、厚度和长度稳步增加,以支持安装在更深处的更高和更重的发电机组。例如,6~7MW发电机组的单桩通常为100m长,底部截面直径和厚度分别为9m和100mm,总重量通常超过1500吨。然而,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容量肯定会增加,12~14兆瓦的发电机组已经在测试中:所需的所谓XXL单桩预计重达3000吨,直径12~14m,底部厚度120~140mm。

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海上基础是将大型板材卷成筒体和锥体,然后组装并焊接成长度达120m的大型结构件。当厚度接近140mm,直径为12~14m时,尽量减少环向焊接量则是关键,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所需的工件数量,以达到所需的总结构长度(导致所选板材越来越大,宽度高达4.5m)。

因此,制造商需要克服两个主要的技术挑战:管理直径和厚度之间不断增加的比率(高比率导致工件不稳定和变形,影响卷制精度)和处理角度高达14°的大直径锥筒所需的高度不平衡锥形板(用于从单桩的底部过渡到顶部)。

与DAVI一起引领市场!

批量生产要求高精度和可重复性,同时要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和最小化停机时间,因此必须提供高性能和可靠的卷制方案。自2007年,DAVI专门的风能部门成立以来,该部门通过与行业内主要制造商合作研发尖端技术,不断更新独特的进料和支撑辅件,为制造商提供最先进的设备,使他们能够在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

对于塔筒、过渡件和单桩等大直径工件,或导管架的大直径销桩,DAVI4辊卷板机以及拥有专利的高效生产线是满足不断提高的市场要求的最佳方案。

DAVI高效生产线配备了多个辅件,包括一个特殊的由CNC控制的液压调整系统。在输入最终工件的几何尺寸后,与板材材料数据一起,专利软件计算并建立从板材定位和对齐阶段直到卷制结束的完整工作循环。

image.png

首先,进料装置中特殊的定位系统,允许板材的完美定位和对齐,相较于手动系统,它保证至少节省50%的时间。其次,在利用后侧辊进行板料对齐后,进料台倾斜以在预弯板时托住板材;为了更精确和节省时间,前侧辊升起以弯曲板材,同时进料台和前侧支撑完全同步上升,以保持板材完美对齐并在同一水平面上。预弯操作完成后,进料台、侧支架和前侧辊完全同步向下移动,使板材水平,并准备开始卷制板材。与其他没有倾斜进料台的常见解决方案相比,这一独特的专利解决方案使预弯操作更快,更准确,更安全。

一旦板材回到水平位置,出口侧辊上升以弯曲板材并开始卷制阶段。当圆筒卷到一半的时候,上方的支架会自动升起来支撑板材。在卷制结束时,如果薄板卷制的直径非常大,前侧支撑会升起,以防止板材塌陷和重叠,这要归功于特殊的勾手钩住板材并将其拉回,使其保持完美的圆形。最后,送板进行尾端预弯完成全部成形。

在锥筒卷制的过程中,板材旋转由控制系统自动管理。对于较薄的板材,它是通过连续的板材旋转来完成的,而对于较厚的板材,它是间歇的;但是,这两种情况,都是通过CNC系统进行完全管理的,以实现最精确和最快的锥筒成形过程。

整个过程,包括板材定位、对齐、卷制、点焊,持续时间不到20分钟!

特别是,倾斜进料台具有许多优点,从一次预弯到完全预弯能力,从高精度卷圆到无需校圆。而且最重要的是过程中的安全性,没有板材掉落或无夹紧的风险。

DAVI的市场主导地位不断被正服务于风能行业的300多台设备所证实,其卷制设备的市场份额接近60%。高效生产线是许多知名公司已经选择的解决方案,充分证明其是市场上最好的产品。在世界各地,无论是在成熟市场还是在新兴市场,250多条风能产线已被安装。

image.png

不要错过,和DAVI一起引领市场!

【江苏金方圆】吴青山:钣金整体方案提供商

网站编辑阅读(2080)

2021年4月12日,时隔两年,CIMT中国国际机床展再次在北京开幕,1500多家展商在12个展馆展示。此时,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恢复高速增长,机床展又恢复了熙熙攘攘的盛况。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连续17届参展,是中国钣金设备的龙头企业之一,为中国钣金行业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这家企业有哪些新变化呢?在以成形机床为主的W2馆金方圆装修豪华的展位上,MFC《金属板材成形》杂志的记者采访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吴青山先生。

金方圆.png

MFC:请给我们读者简单介绍一下金方圆的整体情况。

吴青山: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是德国通快集团全资子公司,德国通快集团成员企业,注册资本15000万元,专业从事钣金数控机床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为开关柜、汽车、家电、电子、仪器仪表、航空等众多行业提供自动化加工解决方案。公司位于扬州邗江高新区,目前有南厂(182亩)和北厂(160亩)两个厂区,总占地340多亩。

image.png

公司从1990年开始研制生产数控机械冲床以来,产品不断丰富、发展,目前已形成了数控冲床、数控激光切割机、数控折弯机、数控剪板机等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年产数控机床2000余台。

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邗江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产业基地重点骨干企业,建有机械工业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博士后工作站。国内锻压行业较早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多项产品通过CE认证,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及百项实用新型专利。

“规矩、和谐、突破、卓越”是公司的企业精神,“知行合一,重在行动”是公司的工作格言。金方圆在国内数控钣金加工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优势,德国通快是国际数控板材加工行业的高端品牌,也是世界机床行业名列前茅的企业。在通快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将更高起点地致力于数控板材加工设备的研制、生产和销售,在该领域内做强做长做大,在拓展国内市场同时更加注重国际市场开拓,使金方圆品牌更快更好地走向全球市场。

MFC:金方圆产品线构成是怎样的?有哪些独特的优势?2021年有哪些新品发布?

吴青山:金方圆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有系列高速液压、电伺服数控砖塔冲床及数控上下料单元,除了切割冲孔之外,还能满足激光切割不能替代的百叶窗、螺纹孔翻边、冲切成形、压印、翻边、滚筋、敲落孔和双桥等工艺;系列数控液压折弯机及自动化单元;系列数控剪板机;数控母线冲孔机、数控母线折弯机、数控刨槽机单机;系列数控激光切割机及数控冲剪复合柔性生产线、系列仓储物流系统、大型金属板材柔性制造系统等多种钣金加工生产线。本次展览会因为面积紧张,我们只带部分新品展示:

TFC 系列12KW 激光切割机

TFC系列12KW激光切割机

TFC3015系列激光切割机搭载德国通快原装12KW碟片激光器,采用双光斑技术,薄、厚板切割可随心而为,其中环形光斑可提高厚板切割质量,减少断面坡度误差,提高批量加工的稳定性。两光斑都能完美适应紫铜等高反材料和其它板材的切割。在2021年底,我们还将推出24KW的激光切割机。

image.png

ABM80/22531自动化折弯单元

ABM80/22531自动化折弯单元

TPR8系列数控折弯机将更加方便折弯和拿取大型及较复杂的工件,专为折弯工况而设计的埃斯顿ER80六轴机器人系统,搭载金方圆自主研发设计的高精度第七轴装置,可让机器人在任意位置都能完成工件的折弯,同时还可满足拓展生产线的需求。

首次在北方展示与德国通快联合开发的江苏金方圆折弯离线编程软件JFYSuperBend,该软件享有高级导入功能,支持三维组合工件的拆分及Delem-66TE、Delem-53T、TJS-90T、T-3500T等数控系统的程序格式转化,并配备部件、模具、后挡料、机床工作台板、侧板、冲床夹具、激光安全系统(全碰撞检测)的3D模拟功能。

image.png

ASM3015 数控冲床同侧上下料单元

ASM3015数控冲床同侧上下料单元

最新研发的MT3015数控转塔冲床,最大冲压行程40mm,在各钣金加工行业均游刃有余。主机搭载ASM同侧自动上下料系统,可扩展仓储单元,板材存储智能化,优化生产节拍,工作状态实时监控,全面掌控设备信息,机床利用率大幅提升。

在2021年9月份的上海工博会的MWCS数控机床展,我们还计划展示新研发的多边折弯机、和通快联合研发的激光焊接机器人、更新换代的激光数冲床复合机等新品。

金方圆是中国本土少有能够提供钣金行业所需要的全线设备的生产商,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完整硬件和软件的解决方案。

MFC:金方圆的用户主要在哪些领域?市场分布在哪些区域?出口状况如?

吴青山:从1990年代开始,金方圆就是业内设备保有量最高的品牌之一,除了西藏之外,金方圆在全国几乎所有的省份及自治区都有服务网点,在客户集中区设立办事处。金方圆用户所在行业包括电气、汽车、家电、室内外装修等近30个类别,客户一般是起步购买单一经济型单机,发展之后配上自动化料库,实现联线生产。

我们的客户遍布各行各业,大的集团公司客户有一汽解放、宇通客车、中集集团、中国中车、中国一拖、东风汽车、比亚迪、约翰迪尔、许继电气、德力西电气、特变电工、格力集团、志高空调、海尔、美的、奥克斯快递电梯、蒂森克虏伯电梯、通力电梯、康力电梯、云南人民电力电气、常州卡雷迪等。

金方圆很早就开始通过代理,以自有品牌在全世界销售,出口俄罗斯、印度、阿根廷、英国、美国及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出口额大约占到公司年销售额的15%。公司人均销售额及人均利税额在国内机床行业名列前茅。

MFC:金方圆被德国通快集团控股快十年时间,请问在这十年,金方圆有哪些发展和变化?

吴青山:通快和金方圆分别是世界和中国最顶尖的钣金设备品牌,分别在业内创造了很多第一,两者的企业文化也有很多相同之处,二者的融合之后,依然保留了金方圆的品牌和高度的自主经营权,二者服务不同的客户群,这是业内并购成功的典范。

金方圆在1989年就生产出国内第一台机械式数控砖塔冲床,1995年研发出大功率数控激光切割机,1996年和瑞士的RASKIN公司合作生产液压数控冲床,1997年和德国BEYELER公司合资生产电液伺服折弯机和数控闸式剪板机,2001年研发出中国首台激光冲床复合机,2003年研发出首条冲剪复合柔性生产线,2010年推出光纤激光切割机。可以说金方圆是国内少有坚持技术优先的公司,母公司通快也是秉持同样的理念,坚持技术创新,深耕行业,引领行业,从不上市,不玩脱实入虚的资本游戏。

合资之后,金方圆在通快的帮助下,管理和技术有了显著的提升。

首先,按照德国通快的生产和管理方式进行新厂建设和老厂改造,技术水平获得显著提升。

2018年投产的南厂新区,工厂按照德国通快设计标准建造,集成更加先进的车间管理模式,进口超精密加工设备,建立了完善的多层质量检测管控体系,新建了万级洁净室,可完成直线导轨检测、电气检测,采用德国通快激光发生器,以通快业内闻名的移动式总装流水线加工激光切割机。2019年9月,金方圆的折弯机生产线也实现了机器运动,人员固定的生产线改造。

自动移动式装备生产线则兼顾了大规模生产要求的效率和机床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的优点。车间内铺设了直线导轨,导轨上安装有移动小车,机床固定在小车上,沿着导轨缓慢移动。金方圆把机床的装配分解为若干个工位,每个工位上的工人根据装配指导书,完成若干的装配操作。机床在每个工位停留

2~3个小时,完成装配,就流动到下一个工位。行车只需要生产线的起始固定位置起吊作业。

经过改造之后,机床的装配生产效率有望提高至少25%,交货及时率和产品质量大大提升。这主要得益于实现了装配工人定人定岗,分工进行了细化,工人的专业性得到强化。流水线投产后,车间的生产布局和作业环境明显优化,生产瓶颈一目了然,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跟不上节奏的员工进行及时的培训和指导。

第二、金方圆直接获得通快集团的核心部件供应、技术支持和软件支持。

并购之后,金方圆采用了质量稳定的通快的碟片式激光发生器用于激光切割机,目前已经做到12KW,几乎满足大部分的钣金行业的应用场景。2021年开始我们也提供1~6KW及以下的光纤激光器的切割机,客户可以选用通快2020年彻底并购的原司普爱(SPI),现更名为TRUMPF TruFiber P compact光纤激光器,这款激光器在通快的太仓工厂生产。

微信截图_20210428131338.png

2021年3月,母公司通快收购了西班牙钣金软件巨头兰特(Lantek)公司,全面覆盖了整个钣金加工链,甚至包括不同制造商的机器,向高效、互联的钣金生产迈出了又一大步,丰富了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组合。

作为同一个集团下的同门公司,我们已经和兰特公司全面合作,将全面导入Lantek的MES系统,对我们现有的软件进行全面升级。

自2013年之后,金方圆在研发、制造、纳税、员工福利、社会保障、劳动保护、售后服务等都向高标准看齐,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最大价值的专业化产品和服务,以真诚和实力赢得客户的理解、尊重和支持;信任员工的努力和奉献,承认员工的成就并提供相应回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在市场方面,为客户降低采购成本和风险,为客户投资提供切实保障;在发展方面,追求永续发展的目标,并把它建立在客户满意的基础上。

MFC:2021年的新冠疫情对金方圆有哪些影响?金方圆推出了哪些特别的服务?

吴青山:疫情的影响主要是在2020年第一季度,之后市场反弹,2020年市场份额同比增加了20%。

2020年,我们在原来的20余辆售后服务车辆的基础上,又新增了30余辆,以更快的相应速度,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为客户排忧解难。

金方圆强大的管理系统为一台台机器建立了详细的户口信息,技术设计、物资采购、生产制造、检验调试、安装验收全过程可回溯,技术性能、部件配置及参数和供应厂商信息一应俱全。一旦发生故障,可以第一时间调取相关信息,准确诊断,快速调配零部件。详细设备档案,随时提取,大数据预判储备充足零部件,随时满足客户的需求。

image.png

经验丰富的机械、电气、液压、激光服务团队以客户为导向,遍布各个片区,满足客户培训、安装、调试、故障处理、提供物品、工艺优化、收集反馈信息等需求。质保期间,从江苏金方圆丰富的工艺库中提取成熟方案,协助客户完善工艺,尽快高效运转;质保期外,也同样以合理优惠的价格提供增值服务。售后服务人员还会不定期回访,检查设备状态,提醒客户做保养和维护。

MFC:目前钣金行业正在推行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请问金方圆有哪些应对措施?

吴青山:我们的母公司通快集团在钣金数字化领域是世界最前沿的,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将和之前提到的Lantek公司深度合作,升级现有的软件和管理系统,为存量和新增客户提供各种解决方案,比如针对设备的平面钣金套料、简化管材套料推出切管机、模具、砖塔管理、自动冲切管理等。

我想重点推介一下我们正在合作的MES系统,即制造执行系统。

新的MES管理系统将监控生产过程,按不同标准进行零件分组,如:机器、材料、厚度、交货日期、销售订单、客户等。用户可以实时直观地检查任何产品的状态:它们是否为备用、套料、在生产中或已完工。系统能够监控工作量,管理已完成的操作以及优化资源,例如员工、机器和分包中心。

金方圆的MES系统还提供车间任务调度管理,提供在生产过程中全面收集数据所需的工具,包括状态、人力、材料、机器、库存等。系统让车间数据录入变得简单而高效,提供多种套料和生产操作选择,以全面显示信息。

我们也提供MES库存管理,钣金、余料、型材、零件、采购产品、成品等都清清楚楚。一旦选定了成本的计算方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或平均),系统自动更新产品的实际成本,每个库存产品的价值和库存总价值也实时更新。

系统可以为产品生成并分配序列号或批次号,为物料分配参考号和条形码,并使之与任何库存进出操作关联,还显示库存的数量,还显示其状态:可用、已预订、待采购、已交付。

升级后的系统,将为金方圆的客户供包括制造数据管理、计划排程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心/设备管理、为企业打造一个扎实、可靠、全面、可行的制造协同管理平台,提供给制造决策者所需的信息,帮助他们优化车间条件来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

MFC:请问您对中国的钣金行业有哪些展望?

吴青山:在1990年以前,钣金设备以进口机床为主,价格昂贵,只有外企和国企才能用得起。以金方圆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强势崛起,开发出可靠的适合本土应用的数控钣金设备,大大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让钣金加工成为遍布制造业普遍用到的工艺,促进了机箱机柜、厨具、金融自助机、高低压开关柜等行业的欣欣向荣。

目前钣金加工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行业大,产品全,但实力强的企业数量还不多。现在中国推出了很多宏观经济政策,很多诸如新能源、清洁能源、碳中和、5G等行业有很多机会,我觉得钣金企业要利用这轮增长,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和技术研发水平。

现在业内的龙头钣金企业已经开始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提升管理水平,挖掘技术潜能来应对人力成本增加、劳动力短缺、材料价格上涨、质量和交货期严苛等挑战,他们往往能集中吃下很大的订单,甚至小批量多品种的高价值订单也能承接,行业的洗牌整合不可避免。中小企业如果不能积极应对,未来的处境只会更难。

金方圆愿意用多年依赖积累的技术优势,帮助中小企业完成这个转型升级的过程。

关于某新能源车型前防撞梁的设计

网站编辑阅读(1807)

2020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规划》表明,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国家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而实际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没有辜负众望,未来十年国产新能源汽车有望在世界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问题已经有了很多方案,如氢能源、电能源等,其中电能源应用最广且效果甚佳,目前新能源汽车所暴露的最大问题就是关于汽车轻量化的问题,如何在保证可靠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轻汽车重量,如何针对汽车结构、材料及工艺方面提出更加行之有效的轻量化方案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汽车的前防撞梁是汽车最重要的安全装置之一,本文将针对本公司新开发某款新能源车型前防撞梁的设计共同进行探讨学习。

产品设计背景

产品设计作用

汽车前防撞梁在正常汽车使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车辆在正常行驶的过程中,与正向的车辆或障碍物相撞,受到局部撞击,前防撞梁需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避免前防撞梁因强烈的撞击折断伤害车内乘客以及汽车内重要部件;

第二,在车辆正常行驶中与正向的车辆或障碍物发生低速相撞,前防撞梁需要保证冲击避免损坏前大灯以及其他重要部件,最大程度的降低维修费用,这就需要使防撞梁除了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外,还需要有优良的吸能特性;

第三,在高速行驶时,与正向来车或障碍物剧烈相撞,巨大的撞击能量可以通过前防撞梁吸收并传递给车身整体,使冲击能量均匀分布到车身结构,最大限度的吸收缓冲能量。

产品设计意义

汽车轻量化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有着重大的意义,汽车每减重10%,它的燃油经济性、加速性能、动力性能、负载性能均可得到一定程度地提升,同时,汽车尾气的排放可减少7%以上,同理,可减少的能源消耗也将大于7%,质量减小,惯性减小,紧急制动距离也随之缩短。汽车的轻量化也是新能源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质量减轻10%,续航就可提升5%~6%,汽车轻量化可有效缓解能源供应压力、环境保护压力、和谐汽车社会压力。实现汽车轻量化的主要方式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三个途径,其中新型高强度、低密度和高减重潜力的材料及专用或适应性更强的新工艺对其影响巨大。

产品设计思路

产品结构要求

汽车前防撞梁作为在高速正向碰撞时吸收和传递能量的主要零件,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安全性必须严格把控。前防撞梁总成安装位置位于前机舱,与纵梁端板、前端模块通过螺栓连接,具体位置如图1所示,图中各个零件对其材料、屈服强度要求不同,如图2,车身红色部分防撞梁要求屈服强度高,车身黄色部分防撞结构件要求屈服强度稍低,粉色部分如吸能盒的屈服强度最低。粉色部分主要起溃缩吸能的作用,在设计的时候就需要保证防撞梁的强度要大于吸能盒,这样才能保证车身在受到撞击时实现有序溃缩变形,达到最佳吸能效果,最大程度的保证车内人员以及汽车重要部件不受损害。

image.png

图1 前防撞梁总成安装位置

image.png

图2 车身结构件强度标识

前防撞梁与车身的固定方式采用螺栓连接,方便对其更换。前防撞梁主要由横梁、吸能盒和安装底板组成,通过焊接连接,吸能盒与安装板采用焊接连接,安装底板用于实现车体与部件的连接。如图3所示,提升了安全性的同时,也防止了在轻碰撞时只更换吸能盒的不当操作,在轻度碰撞时,低屈服强度的吸能盒吸收能量,产生一定程度的溃缩,而防撞横梁的屈服强度要比吸能盒高,所以不会产生太大程度的变形,但其内部已经产生变形,并不能有效保证安全性,所以需要更换前防撞梁总成。

image.png

图3 前防撞梁总成

产品选材性能

横梁作为前防撞梁主要刚性支撑件,在发生低速碰撞时,减轻车体前部电子元件的损伤并将能量传递给其他结构件,在高速碰撞时除了将能量传递也将抵挡障碍物直接损伤车体和乘客,吸能盒吸收并传递能量,同时在高速碰撞时发生变形保证横梁的稳定性,该产品的材料性能如表1所示。

微信截图_20210428132111.png

横梁结构及工艺设计

拉弯成型工艺是通过设备拉伸缸钳口夹住型材,并给材料施加一个预拉伸力,达到材料屈服强度,拉弯机回转缸加载弯曲回转,拉弯缸施加轴向拉弯力,如图4所示,使型材围绕拉弯模具做贴合运动产生塑性变形,根据材料的回弹情况增加补拉伸,工件在弯曲过程中,拉伸缸对材料始终施加轴向拉伸力,材料长度伸长部分始终被拉伸缸牵引补偿,这就避免了材料起皱的趋势,达到良好的弧度效果,拉弯原理图如图5所示。汽车前防撞梁横梁的截面主要有“口”“日”“目”“田”等,本产品选用“目”截面型材,可有效提升产品的强度。常规的截面有开口形式和闭口形式,从结构强度上来讲,闭口形式的要优于开口形式,从轻量化的角度上来讲,开口形式优于闭口形式。本产品采用的是热处理可强化铝合金,也称航空硬铝,实质上轻量化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提升,采用闭口形式可有效提升防撞梁的强度,使轻量化和强度尽量达到一个绝对平衡的状态。

image.png
image.png

图4 拉弯设备作业

image.png

图5 拉弯设备原理

吸能盒结构设计

如图6所示,为吸能盒数模结构,单独的“口”型界面无法满足碰撞要求强度,为了加强结构强度中间设有加强筋,吸能盒在理想状态下,在受到轻度碰撞时可以发生变形吸能,保护汽车内部结构,而在重度撞击时可以吸收能量并且发挥出更高的强度效果,本产品吸能盒半包裹横梁截面,受到撞击时,两侧向中间挤压,如图7所示,可达到更好的强度效果。

image.png

图6 前防撞梁吸能盒

image.png

图7 前防撞梁吸能盒受力分析

如图8,发成碰撞时前防撞梁横梁把力传递给车身各个结构件,随着力的增大,屈服强度最低的吸能盒吸能优先发生溃缩,溃缩方向按照三角方向可达到最佳的溃缩效果,为了使溃缩方向按照标准方向溃缩,吸能盒上设置了溃缩引导。

image.png

图8 前防撞梁吸能盒溃缩试验

产品设计分析

产品材料介绍

该前防撞梁所用材料为铝合金,牌号为6082和6063,铝合金的密度是钢材的三分之一,同体积下铝合金的质量为钢的三分之一。在防撞梁的应用中,铝合金材料要比钢材料减重35%~60%,在防撞梁发生碰撞时,铝材料要比钢材料多吸收50%~70%的冲击能量,铝材料有较好的耐腐蚀性,便于再次回收利用,各零件普遍所用的材料如表2。本产品横梁部分选用6082-T6,如上文所述,可达到高强度、低重量的效果。吸能盒选用6063-T6,可达到良好的吸能效果。

微信截图_20210428132314.png
微信截图_20210428132321.png

新材料拓展

在这个新型技术及材料不断更迭的时代,铝合金的风靡也可能是一时的,未来几年汽车是否会大量采用铝合金材料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下面为国内外关于汽车前防撞梁新型材料研究成果:

玻璃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在同等强度要求下,它的成本要比铝合金材料低2~3倍,甚至比金属材料还要低20%~30%,并且制作周期要相比金属材料短10%,该材料相对密度在1.5~2之间,只有普通碳钢的1/4到1/5,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可达到400MPa以上,它具有塑料的耐腐蚀、绝缘、工艺性好等优点,也有着铝合金材料的高强度、热性能良好等优点,但是也存在弹性模量小、不能长期暴露在高温场合等缺点。

泡沫铝合金(泡沫铝),该材料是在纯铝或铝合金中加添加剂发泡而成,具有密度小、高冲击能量吸收、耐高温、耐腐蚀、隔音防震、低导热、易加工等优点,它的密度是金属铝的0.1~0.4倍,高比刚度。

碳纤维,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特种纤维,它导电、导热,并且强度较高,呈纤维状,柔软,可塑性较强。目前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远不及铝合金,其原因主要在于碳纤维制造成本高昂,难以回收利用,并且制造过程复杂,但是如宝马、奔驰、奥迪等这些车企都成立了关于碳纤维的研究公司,可见碳纤维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

产品设计选材

本文关于防撞梁的设计将应用在某款高端轻量化电动汽车上,该款汽车为轿车,汽车地盘较低,并且动力较强,这就需要保证驾驶安全的前提下将汽车的轻量化发挥到极致,所以,对于横梁以及吸能盒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前防撞梁横梁是采用铝合金材料拉弯成型的,吸能盒则采用机加成型,安装板以及支架同样采用铝合金材料,这种选材方法极大地减轻了前防撞梁总成的重量,各个零件总重量为8.037kg,如表3所示。

结论

汽车的前防撞梁是汽车重要安全部件之一,其中横梁又是前防撞梁的核心零件,其安全性尤为重要。前防撞横梁选用6082-T6合金铝板,是一种可热处理强化的合金铝板,相比而言具有良好的焊接性,中等强度,并且耐腐蚀,质量轻,在高速船只上应用较多,这些优势同样也适用于汽车前防撞梁,易于满足安全性能及实现轻量化。铝合金材质的前防撞梁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其屈服强度、刚度以及模态均要优于钢制前防撞梁,并且铝合金材质在吸振性能上要更加优良,提升了整车的NVH性能,可以给使用者更加直接纯粹的舒适,进而提升整车的性能。吸能盒的结构减小了正面受力的变形量,增大了截面受力,有效的改善了吸能盒的吸能特性和溃缩特性,使整车的安全性及耐撞性得到提升。

企业变革三箭齐发 掌握策略、关键因素与核心能力

网站编辑阅读(1573)

产业正在巨变,不管您想不想变,外部环境都将推着您的企业到一个从未经历之境。要如何成功变革,需从应对策略、所需成功关键因素及对应的核心能力三者搭配来讨论。

image.png

过去一年多来,因中美贸易战及新冠疫情影响,几乎所有的企业都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化。虽有如旅游、纺织.等产业因人流管控或民生消费力减弱等因素影响,业绩严重下滑者;但亦有部分厂商,因受中美贸易战的转单效应、疫情受惠及国内疫情控制良好等因素,业绩呈现前所未有的荣景。

笔者日前有机会分别与两家在个别产业都位处全球三大企业的董事长会谈,这两家企业都处于疫情受惠产业,过去一年的业绩成长了数倍以上,2021年一整年的接单量早已接满爆棚,虽外在情势推著者两家公司快速成长,也让业者不禁焦虑,如此荣景可以持续多久?未来的情况会是如何?应该如何来因应呢?笔者整理两次会谈的过程,分析两家企业成长的经验,给予这两位老板的建议是,回归原始“包容整合”的核心能力,执行国际化协调管理策略,掌握多元人才的成功关键因素。

这两家企业的成长历程,如同近三十几年大多数中国台湾企业发展一般,都是在因缘际会之下,有了一门技术或是遇到了一个市场机会而踏入了该产业。因创业初期生产与营销能力都尚未成熟,无法与当时市场既有厂商竞争,只能在被主力厂商忽略的客户中寻找商机。找到的客户需求小、品项杂、客制化需求高。

此时厂商也处于草创阶段,规模小、弹性大、配合度高、包容多,两者一拍即合,让这些新公司开始发展。此时客户区隔化成为经营策略,客制化是成功关键因素,配合度高、包容多则是厂商得以生存的核心能力。

因为经营众多小客户成功,让这些公司逐渐茁壮到可以进入主流市场(MassMarket)去争取客户。刚好那时国内经济开放,低廉的工资与制造成本吸引厂商去设厂,以“相同的质量,80%的价格”为口号,创造高性价比的产品,掠夺既有竞争者的订单,公司成长为市场的要角。这个阶段,经营策略转变为低成本,高性价比是成功关键因素,低廉人力与制造成本的工厂则是核心能力。

低成本策略是条不归路,虽两家厂商都因此策略,分别成长至该产业产量前三大,但永远都有更低廉人力与制造成本的厂商进入市场。在两家企业业绩成长之时,毛利却不断下滑。为求突破改善,又当时产官学界纷纷鼓励代工厂商转为经营品牌,这两家企业也投入品牌经营之林,但成果却更加不理想。

痛定思痛,深切反省,两位董事长都悟出了原来品牌营销不是重点,要让售价提高、价值提升,是要在塑造产品甚至公司整体的形象、品味、特性,让客户清楚明了我们公司的Style、定位,而且这些Style、定位是客户接受且喜欢的,他才会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

为达此目标,两位董事长分别聘请世界顶尖的意大利设计师、美国营销团队或举家移民至美国常驻,以接近市场,体悟客户偏好,借此定义企业品味,形塑公司及产品的风格。辛苦耗费数年时间,终于让企业再次转型成功,毛利与业绩同步成长。分析定义之,此时策略应是差异化,成功关键因素是形塑迎合客户且明显的品味,公司的核心的竞争力会是贴近客户、了解偏好、定位执行。常有业者质疑这样的策略只适合消费性产品,工业性产品只讲求性价比。这次为例的两家企业中,一家确属消费性产品,但另外一家则是一般零组件生产供货商,验证形塑定位品味这件事,在企业决定执行差异化策略时,都是必须的,不论产品是不是终端产品。

当公司走上差异化策略后,要形塑品味的不只限产品、原公司,还包含了整体供应链的所有厂商,这样客户才会对该企业的定位与品味有完整清楚的认知。因此驱使这两家企业不得不踏上国际化之路,分别到海外整合各国经销商或自设子公司,也开始面临到整合、协调的管理问题。

因同事来自各不同文化背景,分布世界各地,经营问题涵盖由设计、生产、配销、营销、销售等全价值链,管理幅度与深度迅速加大。相对此时的竞争同业,多为欧美日等先进国家百年企业,历史悠久、制度健全,早已国际化布局数十年,让这两家企业国际化竞争又饱受挫折,再度面临到转型不易的问题。

两位董事长都在苦思转型突破,却发生了贸易大战与疫情来袭,中国台湾国际棋子的角色及疫情控制良好等因素,让订单蜂拥转至,在丰收之际也更加深这两位董事长的管理压力,因而促发了与笔者的会谈。详谈后,笔者认为此时两家企业的应执行的是国际化整合协调策略,运用此次业绩爆发累积的资金,至全球主要市场,以并购迅速建立子公司,让其公司总部由最早的客制化工厂、生产基地、营销中心,转型为全球管理总部。

成功关键因素在于要有国际化营运且能在地深耕的管理人才,因此次疫情及十年前金融风暴,中国台湾或全球各地有许多原在大型企业担任国际化管理的专业经理人,因原公司产业兴衰,不得不暂离职场,如去寻找发掘相关人才供应是可得的。

要使这些来自不同产业的高阶主管发挥效能,企业应有的核心能力则是经营者的多元包容,经营者架构清楚的经营策略后,要能倾听不同背景经理人的意见,并配合他们每个人不同的能力与特性,进行弹性化的领导,以达成集团整体目标。

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和两家企业创始之初,对客户弹性、包容的核心能力类同,只是当时是对客户执行产品客制化,现在是对专业经理人的领导客制化,所以对于这两位董事长或台湾大多数的经营者应该都不困难。

因为疫情限制了两位董事长的国际移动,笔者得有机会与他们进行了深度的会谈,从他们过去发展,发现都是因着其发展策略、成功关键因素与公司核心能力完整的搭配,让他们在三十年间,由一家五、六人的小公司,发展至今都已是年营业额数十亿规模了。

希望借由这两次的讨论,笔者的归纳与建议,也能给两位董事长一些的帮助。另整理成稿如上,再制表如下,希望给面临类似问题的其他经营者一些参考。不管您的企业目前是在哪些阶段,要执行哪种策略,若您能找到策略所需的成功关键因素,并养成相对的核心能力,您的企业变革就成功可期。

本专栏作者为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新兴产业博士候选人,企业与大学讲师,美国南加州大学管理硕士,具二十多年跨产业经营管理实务。

添加我的信息到《金属板材成形》发行库

联系我们获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