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客户更具全球竞争力!-MFC《金属板材成形》杂志 | 金属成形商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MFC(深圳)冲压与锻造展览会

2020 年风能产业创纪录的一年

网站编辑阅读(1345)

2020年是全球风能产业历史上最好的一年,安装了超过93GW的风力发电,相较于2019年增长53%,在全球供应链和项目建设受到干扰的充满挑战的一年里,凸显了风电业令人难以置信的复原力。

2020年全球风电市场概况

2020年93GW的新装机量,使全球累计风力发电量达到743GW。在陆上风力市场,安装了86.9GW,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59%。中国和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增陆上风电市场,在中国的趸购费率制度(Feed-InTariff,FiT)截止和美国的产品税务补贴政策(Production Tax Credit,PTC)预定淘汰的推动下,世界上这两个主要经济体的市场份额共同增加了15%,达到76%。

从区域角度观察,2020年也是亚太、北美和拉丁美洲陆上安装量创纪录装了74GW的陆上风力发电,比前一年增加76%。由于2020年德国的陆上安装量恢复缓慢,欧洲陆上风电的新增安装量仅比2019年增长0.6%。非洲和中东的发展中市场2020年报告了8.2GW的陆上安装量,几乎与2019年相同。

在离岸风电市场,2020年全球有6.1GW投入使用,使2020年成为有史以来第二好的一年。在创纪录的一年里,中国安装了全球所有新增离岸风电容量的一半。欧洲记录了稳定的增长,荷兰带头,其次是比利时、英国、德国和葡萄牙。剩余的新增离岸风电安装量则由美国和韩国贡献。目前,离岸风电总容量已超过35GW,占全球累计风电总容量的4.8%。

image.png

2016 ~ 2020 年全球风能产业新装置容量走势

2020年全球风电市场动态

虽然2020年上半年,由于COVID-19的影响,拍卖被推迟或取消,但随着主要的成熟和新兴风电市场开始克服疫情的影响,该产业在下半年充满活力地反弹。根据GWEC全球风力发电市场资料显示,2020年下半年全球通过拍卖获得了近30GW的新风力发电能力,与2019年下半年获得的28GW相比,略有增加。虽然全球只有1GW的海上风电容量通过拍卖获得,但2020年有超过7GW上风电拍卖/招标启动。

这种将被拍卖的新产能激增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该产业已回到正轨,全球风力发电将继续增长。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2020年风力发电继续在全世界建立其竞争优势。2020年夏天,壳牌和Eneco组成的财团在荷兰赢得了第三次零补贴的海上风电招标。在拉丁美洲,由于风电已经有了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私人拍卖或双边趸售购电合约(PPA)已经作为政府拍卖的替代机制出现,以推动增长。根据BloombergNEF的资料,2020年全球通过企业PPA签署了6.5GW的风力发电,比2019年减少了29%。考虑到全球范围内COVID-19的中断导致许多企业的收入急剧下降,对可持续绿色能源的承诺水平仍然令人印象深刻。

image.png

2020 年全球新装置容量前五大市场

2020年,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政府也作出了净零碳中和的承诺,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在内的大型企业也作出了类似的承诺。为了实现净零目标,完成从化石燃料到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解决方案的彻底系统性能源转型势在必行。目前的危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使世界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并实现我们的国际气候目标,但我们必须现在就采取行动,否则就会错过机会。尽管实现净零排放需要大量有关部门和人士的大胆行动,但风力发电将成为绿色复苏的基石之一,并在加速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image.png

2021 ~ 2025 年风电市场新装置容量趋势

展望2021~2025全球风电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达4%

全球风电产业的市场前景持续看好,尽管2020年的装机容量创新高,GWEC预计未来五年将增加超过469GW的新产能,这意味着在2025年之前,每年将有近94GW的新装机量,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仍有4%。

未来五年初的增长将继续由政府政策推动,包括FiT、PTC、投资税收抵免(ITC)、绿色证书和可再生或技术中立的拍卖和招标。预计2021年的新装机量将略有下降,但考虑到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市场—中国(离岸)和美国(陆上)正在进行的安装热潮,分别由FiT的截止日期和PTC资格的截止日期所驱动,仍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第二好的一年。

从2022年起,尽管PTC仍将是美国安装的主要驱动力(2020年12月参议院通过延长PTC一年,可以防止美国陆上市场在2025年出现断崖式下跌),但世界其他地区预计将基于纯风、混合、技术中立的拍卖或电网平衡计划(主要是中国)进行运作。为了确保欧洲、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以及东南亚的稳定增长,应从德国和印度等国以前的拍卖市场设计失败中吸取教训。

image.png

全球陆上风电前景

未来五年,陆上风电的复合年增长率为0.3%。平均年安装量为79.8GW。2021~2025年,总共可能会有399GW的建设。在中国,从2021年开始,陆上风电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无补贴。尽管中国陆上市场在短期内的预期下降将减缓全球陆上的增长,但中国政府宣布的净零目标以及省级政府和企业的实施计划可能会从2022年开始加速新的安装。

全球离岸风电前景

未来五年,离岸风电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1.5%。到2025年,新装机量可能从2020年的6.1GW翻两倍。2021~2025年,全球总共预计将增加超过70GW的离岸风电。全球离岸风电市场的积极前景得到了以下支持:

①离岸风电LCOE(发电均化成本)急剧下降;

②欧洲、美国和亚洲主要市场(如日本和韩国)离岸风电目标的增加;

③浮动式离岸风电的预期商业化和产业化;

④离岸风电在促进跨产业合作、和加速全球能源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

转型方面的独特作用。离岸风电年安装量预计将翻两倍,从2020年的6.1GW增加到2025年的23.9GW,使其在全球新安装量中的比重从目前的6.5%增加到2025年的21%。在亚洲,中国在未来五年仍将是最大的贡献者,其次是越南、日本和韩国。在欧洲,离岸风电将继续增长;特别是当英国的大型再生能源价差合约CfD3项目从2023年开始上线,以及东欧国家从2024年开始安装的新项目。美国在拜登政府的支持下,到2023年投产第一批公用事业规模的海上设施(超过800MW(兆瓩))是可行的,预计此后将建设多个GW级的新设施。

image.png

2021 ~ 2025 年全球各区域风电新装置容量趋势

非洲和中东

相较2020年,该地区的新装置在2021年将翻一倍,且在2022年翻三倍。这种增长动能在剩下的预测期内不太可能停止。未来五年(2021~2025年),非洲中东地区平均每年将增加3.2GW的新产能,主要是由非洲的南非、埃及和摩洛哥及中东的沙乌地阿拉伯增长所推动。

亚洲(不包括中国)

COVID-19疫情加上现有的土地征用、电网连接和许可方面的挑战使2020年对印度来说是艰难的一年;然而情况有望得到改善,从2021年开始将有更多的产能上线,由于印度发展太阳能及风能导致跨州输电系统(ISTS)的费用及损失之豁免,印度风电的年安装量将在2023年达到一个新的高峰。除印度外,越南预计将成为该地区的主要驱动力,因为FiT的计划到期以及备受期待的电力发展计划VIII(PDP8)正在推动安装高峰。此外,预计东南亚的新兴市场,如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以及中亚的哈萨克和乌兹别克斯坦也会有可观的销量。

太平洋地区

在中断了四年之后,纽西兰的新产能在2020年投入使用,预计未来五年将有更多项目进行。然而,该地区2021~2025年的大部分需求仍将来自澳洲。国家层面的支持和拍卖以及新的解决方案,如混合发电厂和Power-to-X,将继续在该地区最大的市场产生机会,但电网传输的挑战将需要解决,以适应这种增长。

欧洲

在德国、法国和西班牙等西欧成熟市场、瑞典和挪威等北欧国家,以及土耳其和俄罗斯等非欧盟27国市场的预期增长推动下,2021年可能会创下新的陆上安装记录。此后,在接下来的预测期,年安装量将保持稳定。然而正如欧洲风能协会所指出的,为了确保欧洲在未来五年内实现每年15GW的陆上增长,必须解决许可、重新供电和疫情相关限制等问题。

美洲

2021年,拉丁美洲有望创造新的安装记录,但该地区在政府支持、经济稳定和国家层面的电网能力方面仍是喜忧参半,该地区的年增长率可能会从2022年开始回落。巴西、智利、墨西哥、阿根廷和哥伦比亚预计将成为未来五年区域增长的前五大贡献者。在现行拍卖计划的同时,私人拍卖或双边PPA已经成为推动该地区增长的替代方案。在北美,PTC仍将是支持美国陆上风电在未来五年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美国的陆上风电安装量2022年和2023年可能会下降,但在2019年和2020年颁布的PTC延期的推动下,预计2024年和2025年将会反弹。

中国

在经历了2020年的爆炸性增长后,GWEC认为2021年中国的陆上风电安装量将大幅下降,因为2019年底前批准的大多数项目已经在运行,从2021年开始,所有陆上项目都是无补贴的。尽管如此,陆上风电装机量预计将逐渐回升,以支持中国在未来几年的碳中和目标,达到新的记录水平。

疫情促进管理认知大跃进

网站编辑阅读(1158)

企业希望配合时代演进大幅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与效益多年,但困于管理学上的成功经验迷思,经营者难放弃对于事务的既有认知,所以少有真正突破奏效的。新冠疫情已肆虐全球一年多,使得隔离成为常态,人们不得已要运用各网络信息设备于工作与生活。生活与工作方式已与过往大不同,对于很多事物的认知也改变了。我们认为疫情正是改变企业对于时间与空间的认知,促使组织管理方式调整,实践全新产品与服务,将企业管理提升至量子科学、数字技术、连网产品的新世代管理方式的最佳契机。

前两天于周间的上班时间,接获一位好友来电闲话家常,这位好友事业横跨各洲,过去总是不停往来各国;看管其在全球的产业,几十年第一次在上班时间打电话来聊天,让我十分惊讶的问,今天怎么有空呢?他回答说,因疫情的关系,已经一年半没有出国了,只能借由视讯及管理信息系统,以远程控制全球事业。刚开始时十分担心这么多海外资产的经营绩效,后来发现对海外各公司的管理,反而更加的有效率化与效益。只要在中国台湾家里,就可以实时得到各公司的经营信息,并运用管理系统深入掌握各问题的细节,立即与不同的经理人进行视频会议讨论,让他可以处理的事情变多更深,与经理人的沟通也更实时与细致。且过去其在台时间,还要逐一约我们这些朋友去打球、聊天,现球场暂停营业,只好改以电视游戏机方式打打高尔夫,再逐一与我们这些朋友聊聊天,发现连休闲娱乐的也更有效率与效益化了!时间变空很多!

image.png

空间不需特别建立,却无处不在

隔离是控制疫情最直接、有效方式,也大大改变我们对于空间的认知。过往我们以机能别区分出如:办公、制造、居家、娱乐……等等不同空间,这次的疫情隔离把人们局限在一固定空间中执行所有机能。空间的概念被重新定义,不再是需亲自抵达;执行特定机能的所在,而是可透过任何方式监看、管理、感受的地方。过去远距管理与联系被视为经营管理的辅助工具,目前却是各大企业的经理人操控全球事业的领域;跟厂商及客户会谈的接待所。以与相关人事物的连结度,重新定义事业范围空间。空间不需特别建立,却无处不在,对于距离的定义,已由实际物理距离演化成从科技产品运用的技术距离,空间的定义已经从实体的物理空间进展到虚拟的科技空间。最近因为欧美各国逐渐解封,各大企业开始要求员工不可再在居家上班,企图恢复过去集中式办公方式,遭受新一代的工作者严重反弹,正是因为新旧工作者对于上述的空间认知差距所在。

image.png

时间管理强调单点横向扩大

我们对时间的认知也将不同,过去在管理各项项目时,希望强调尽量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快,期待每件事情都有一定百分比的效率提升。但因为疫情与隔离使得空间整合运用,可以在同一时间处理的事情变多了。过去对于时间管理的多强调在于时间轴上纵向的研究与强化,现在转变成需于时间轴上每一个单点的横向管理,如何在一个时间内同时处理更多的事,成为重点所在。时间的管理从不再是单一事件加快效率,转化为在单一时间更有效益。可以发现新一代的工作者,总是开启多项电子设施,同时进行许多事务。一次专心做好一件事的工作要求,也不再合乎当今环境了!

在地实时决策,区块链式治理

因对时空认知改变,企业管理也将有所不同。虽管理已可更实时与多元,但目前科技可掌控事项较偏向于数字性的理性信息。对于过去属于经营者领域的质化信息;感性领导管理,还是会因实际空间区隔与时间不足,暂无法取得深切且完整感受,必须仰赖当地管理者去执行。如此将颠覆过去借由部门别经理人整理各项理性信息,提供与高阶经理人汇整、了解与体悟,融合理性与感性的考虑,做出最直效且圆融决策的管理决策流程。新的时空环境下,高阶经营者对于质化感性信息接收将不及部门别经理人,所以授权范围必须放宽,企业组织结构将从传统的金字塔形,改变为分散的区块链型。每个区块就是组织中的一个部门,都拥有自行决策的权力,各经理人的决策信息,再经由区块链形式的管理信息系统实时传与经营者、其他经理人知悉与监控,更有效的达成公司治理。为落实此「在地实时决策、区块链式治理」的组织管理新架构。企业中的经营者与主要经理人都需再进行新职能的教育训练,让部门主管养成决策领导力,经营者拥有理性分析治理力,就能真正落实管理学倡议许久的赋能授权。

image.png

引领深度体验,厂商与客户共创产品

因对时空的认知改变,也将影响对实体的产品需求。因为疫情无法打高尔夫球一段时间了,却发现手机游戏与电视游乐机不仅可取代之,更可在一地点、短时间悠游在世界各国的不同球场,虽少了实际握杆与敞徉在青天绿地的感觉,但因电子器材的分析与信息,产生在实际球场无法体会;对自己的挥杆过程与问题处理的回馈感受。客户对于产品与服务的认知,快速地改变,进入一个全新的自我深度体验境界。过去讨论虚拟与真实产品整合时,着重在相互辅助,现在起的产品思维,需由虚拟的带领,深入连结使用者的感受与分析,共同创造出全新的价值所在。如目前全国学校都改为在线课程,课程的内容也必须做大幅的改变,学生都已全员上线,老师无法纯粹讲授,应转化为引导者,让整个网络信息成为教材所在,每个学生是接收站也是发射站,主动搜集信息、发送分享,老师实时回馈共创整体课程内容。如同过去在研发管理常提到与客户共创产品的想法,落实实践之。

掌握契机,企业管理进入新纪元

时代的改变,多源于科学突破,促进技术发展,引发全新产品,最后才是管理革新。在上一个世纪,科学已由传统讲究实体与数字明确的牛顿力学;演进至质能互换与不确定性的量子力学,带动动力机械技术进入了数字信息技术,让各式数字连网商品发展至日常生活。但在企业管理领域,还停留在过去空间功能区隔、时间纵向强化、组织上下划分、产品物性定义的传统思维,要触发企业管理的革新,必须要有强制的压力,让既有经营者放弃过去成功思维。这次的疫情虽造成全球的重创,但是危机也正好是转机,强迫大家隔离,让这些企业经营者对于时空的认知移转,进而改变经营管理方式,更重要可因此创造全新产品感受,带动企业管理朝向新世代迈进。

智慧机械2.0( 下) 数字转型、云端应用、链结国际

网站编辑阅读(1014)

系统智能化,加速企业数字转型

近年来工业局推动智慧机顶盒(SMB)带动整体产业数字化升级,并已有“协助制造业智能应用升级辅导计划(SMU)”衔接后续智慧化发展,成果实属丰硕。而在AI应用模组开发因其门坎较高,亦由法人或学校做前端技术开发工作,后续将再逐步导入机械产业应用,如善用AI调整不同机械特性,并辅以简捷化软件设计,加速带动产业走向智能化。

故在系统智能化部分,拟以“强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IoT),加速供应链数字转型”及“以新科技(AI、5G等)或智慧技术(大数据、CPS等),强化设备或系统整合能量”为目标,强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并逐步扩散至产业聚落,同时将延续大数据分析、人工智慧(AI)等新科技研发成果,扩大并落实于中小企业应用及提升系统整合(SI)业者技术能量。各项推动细节请见图一。

image.png

图一 “系统智能化”推动作法

应用云端化,加值产业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带动零接触商机,同时也促使企业对于云端技术应用的重视。再者,为加速中小企业导入智慧化技术应用,如何以共享经济的概念建置公版机械云平台,也一直是机械产业主要公协会所大声疾呼的议题之一。故在应用云端化部分,政府拟以“智慧机械云加值、提升设备附加价值”及“建立云端应用模块技术,加速机械云平台扩散”为目标,借由云端平台技术的应用,协助业者建构数字化管理能力,加速机械产业升级转型。其推动目标与作法详见图二。

image.png

图二 “应用云端化”推动作法

平台国际化,接轨世界舞台

我国机械产业出口值占生产值超过70%,这意味着超过7成的生产是倚赖外销,因此如何介接国际平台、兼容于国际通讯接口标准等,亦是各机械产业公协会所在意的重要课题之一。故在平台国际化部分,政府拟以“推动国际平台智能制造模块功能与我国机械设备整合”及“链结国际量测及通讯介面标准,介接国际”为目标,期能强化与国际市场的链结,降低我国产设备切入国际供应链体系的门坎。其推动目标与作法请见图三。

image.png

图三 “平台国际化”推动作法

市场全球化,提升台湾智慧机械品牌力

如何协助产业拓销国际市场,一直以来也是智慧机械产业政策推动的重要方向之一。锁定国际重要目标市场,结合专业展览办理整合营销活动,协助厂商对接媒合潜在客户,均是协助厂商争取商机有效的作法。而在技术合作的构面,系统整合(SI)业者透过国际大厂进行β-test验证与国外客户磨合,可协助系统整合(SI)短时间、大幅度的提升技术能量,对厂商是很重要的试炼。故在市场全球化部分,政府拟以“链结国际市场需求,形成策略伙伴”及“推动设备商通过国际级高阶客户端认证,切入全球高阶市场”为目标,期能紧密链结国际大厂终端需求链结,并借以提升我国机械产业技术能量,进而切入高阶市场同时提高附加价值。其推动目标与作法详见图四。

image.png

图四 “市场全球化”推动作法

瞄准亚洲高阶制造中心,全方位出击

智慧机械产业推动方案在过去4年,推动智慧机械产业领航计划、智能机顶盒(SMB)、创新AI应用加值、智能制造辅导团、国产传感器、公版联网平台NIP等重点政策,不论在高度(挑战国际顶尖规格)或广度(扩散于中小企业)、深度(技术深化)等构面,均奠定产业数字化与智慧化基础。未来智慧机械产业推动方案2.0将对准“亚洲高阶制造中心”政策目标,协助产业提高附加价值、建立完整产业供应链,使我国成为全球智能制造基地。

相较于过去4年推动成果,可靠度工程、先进封装制程设备国产化、扩大系统整合商家数与能量、新科技(如:AI、5G等)应用并扩散至中小企业、以共享精机的概念推动云端平台技术应用等皆属新增项目,亦顺应产业发展的脉络强化了方案推动的完整性。本文已就智慧机械产业推动方案未来4年推动策略及作法进行框架式、摘要性的整理,产业界有任何需求皆可透过各机械产业公协会与政府进行沟通,我们衷心的期盼藉由产业的意见滚动式调整方案推动的内容,使智慧机械产业推动方案能发挥更大的杠杆效益,开创机械产业未来的黄金10年。

网站编辑阅读(1033)

汽车行业产品开发,是一个耗时长、人员复杂、资源集中的项目管理过程;同时,整个汽车供应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整体呈现出金字塔形态,塔尖为主机厂,领导整个行业的发展动向;塔身则为模块化的营销团队,拉动整个行业的供需关系,让行业的整体发展势头不断向前;塔底则为纷繁多样的零部件企业,保证最基本的供应需求,也承担着行业变革带来的重大风险。汽车零部件企业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不断突破,不仅要争取更大市场份额,更要注重新形势下的汽车零部件项目管理成效,而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当中,团队管理是最为复杂和多样的,某种程度上看,它决定着整个项目的成败与否。因此,如何做好团队管理和团队建设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image.png

背景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正在逐渐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中心,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份额最大的汽车市场。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汽车行业,国内汽车主机厂及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不断的自我创新、自我突破、自我变革。主机厂依靠不断增加新品投放来维持市场份额,零部件企业则通过提高产品研发能力、配合主机厂同步开发等途径来抢占客户,获得更大市场。然而,汽车零部件企业面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变革趋势,以及越来越严格的性能和质量要求、越来越短的开发周期,自主产品开发能力固然重要,但出色而卓有成效的项目管理能力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别的企业和公司难以效仿和抄袭的。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人的因素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管理模式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新形势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团队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础。在很多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发过程中,成本、质量、进度是管理者关注的焦点,而与此看似不相关的团队管理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实则团队管理的完善,对于能否加快项目进度、降低开发成本、确保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汽车工业的现代化、革命性的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发展,单一性、模块化的职能型团队模式极大的压抑了团队成员的积极能动性,彼此之间的信息壁垒致使沟通效率低、出错率高,最终造成项目推进困难,目标难以达成。

image.png

只有创建一个互相配合、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团队集体,才能更加高效的达成项目目标、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

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发特点

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项目和其他制造业项目相比较,具有其独特的管理特点。零部件企业的高层领导和项目负责人应该针对项目特点,因势利导,组建和管理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发团队,努力达到项目和企业在质量、成本和时间等多方面的各项目标。

时间周期长

汽车零部件开发项目往往有较多类型:全新车型开发、车身改型设计、共用平台沿用开发、老款车型改款设计、国产化切换等,但不管是哪种开发模式,产品开发都必将经历前期调研、企划、概念提出、设计、试制、验证和上线量产等多个环节,往往一个新项目开发阶段都要经过一年至两年的时间。

image.png

专业领域复杂

汽车零部件分为冲压件、焊接件、涂装件、塑料件、黑漆件等,这就对人员投入提出了不同要求,根据技术人员的不同专业背景进行分类,遵循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原则,参与到产品的企划和设计乃至整个开发过程中来。

人员投入众多

正如以上所描述,项目的开发过程涉及的专业领域复杂、时间跨度大,由此对人员的需求数量自然不容小觑,从前期设计、到工装投入、到产品试制、跟踪调试、品质提升、直至最后量产,全部人员投入在40~50人左右,核心小组成员在10~15人左右。一种良好的项目管理模式和团队管理模式成为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

项目团队的基本概念

项目团队

定义项目团队不同于一般的群体或组织,它是为实现项目目标而建设的,一种按照团队模式开展项目工作的组织,是项目人力资源的聚集体。项目团队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确定目标,通过分工、协作以及不同层次的义务和责任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根据定义来看,项目团队绝不是指简单分配到某个项目中的一组人,更多的则是指一组相互联系、相互发生作用的人员共同协力完成工作实现同一目标的过程。

项目团队建设意义

团队建设是一个相对长时间的过程,从组建项目团队开始,直到项目结束,解散项目团队为止。项目开发是一个柔性、多变的过程,汽车零部件项目团队中的人员涉及不同领域、不同文化程度。人的因素占据最大比例,不同的人价值观、人生观不同,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式也不尽相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也是各有各的特点,诸如此类的种种差异,造成项目团队中的矛盾也会频频发生,由此人际沟通在团队建设中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项目团队的最大效力不在于个人的能力多少,而侧重于整体的合力,团队中优秀人才会有很多,但想让他们协同合作,发挥出最优效果,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团队建设管理手段。一个团队的合作与否,将直接决定整个项目的成败。

项目团队的类型和特点

项目团队管理是要把来自不同职能部门和从事不同工作的人员组织起来,为实现项目目标而共同奋斗。营造高效能的项目团队是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成员共同的职责。

正如项目本身的独特性一样,任何两个项目团队会都不可能一模一样。但是,高效的项目团队主要具备以下五个重要特点:

共同目标

项目团队的使命就是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实现项目的既定目标,满足客户的需求。此外项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因此项目团队的目标也具有多元性。项目团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共同目标,遵循“SMART”原则,为了实现项目目标,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必须有共同的思考,以明确目标和了解相互关系为前提。共同目标包含个人目标,充分体现个人意愿与团体意愿的所属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一致性,同时,共同目标也具有十足的吸引力,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热情。

合理分工和协作

在确定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团队成员应结合自我特点、所属专业,明确自我角色、责任、权利和任务。为实现项目目标,应将项目工作详细分解和细化,利用WBS工具,分解成若干工作包,明确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具体工作内容。同时,个人行为都将对他人造成影响,若团队成员彼此隔绝,只顾埋头干自己的活,则不能称之为团队,所以,在团队成立初期,完成分工后,还应明确成员与成员之间、工作与工作之间、以及项目目标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高度的凝聚力

团队凝聚力指的是团队对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不仅是维持团队存在的必要条件,也是激发团队潜能发挥的催化剂。

项目团队的组织形态、共同目标、企业文化等适合团队成员,则凝聚力大,反之则会降低,让团队成员感到厌倦、疲惫,甚至脱离团队。团队中,成员与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互帮互助、互相关心,以及利益的一致性是增强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条件。适当的满足团队成员个人的物质和心里需求,也是提高团队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团队成员之间互相信任的程度直接影响团队能力的大小。成员之间能彼此承认各自的差异、求同存异、相互关心,相信他人所做的事情,这样的团队一定是高效的。任何团队中都会存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同时也鼓励各成员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的提出一些可能产生冲突和矛盾的议题,项目经理应正面引导各成员,通过公开交流、自由交换意见推进彼此之间的信任。

有效沟通

团队中的有效沟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信息的发送者需要准确、清楚的将信息发送出去,便于接收者确切的接收到信息;第二,发送者需要关注接收者的反应并及时对信息的传递做修正。其中,信息的发送者应居于主导作用。另外,信息的有效程度决定了沟通的有效程度,然而,信息的透明程度和信息的反馈程度将直接影响信息的有效程度。

项目团队建设

项目团队管理建设需要将团队成员按照一定的模式组织起来,协调一致,以实现拟定项目目标而持续不断的过程。项目管理团队建设一般会依次经历组建期、磨合期、规范期、成熟期和解散期等5个阶段,与项目的生命周期同步。

项目团队管理是团队成员和项目经理的共同责任,在团队建设中应营造一种开放和自信的气氛,让全体成员有统一感和使命感。诸多项目开发的实例表明,团队成员的社会化将大大促进团队建设,同时团队成员之间了解程度越深,团队建设就越出色,项目开发越优秀。项目经理要引导团队成员之间保持良好

的沟通交流,并为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社会化创造有利条件。团队成员也要积极地配合项目经理搞好团队建设。

项目经理选择

项目经理是对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公司对全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设立的一个重要管理岗位。项目经理是项目团队的领导者,项目经理首要职责是在预算范围内按时优质地领导项目小组成员完成全部项目工作内容,达到预期制定的项目目标,并使客户满意。为此项目经理必须在一系列的项目计划、组织和控制活动中做好领导、沟通、协调、监督等工作,从而实现项目目标。

项目经理的选择首先应考虑其能力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能力。项目经理的工作中决策是重要的一环,许多事情必须当机立断,即刻做出决策,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征求意见,同时,应具备承担决策带来的后果,勇于担当。因此,较好的决策能力是项目经理任职所必需的。

2.领导能力。领导力主要表现在组织、协调、监督、激励等多方面。项目经理是整个团队的核心,需要具备能独立领导团队完成项目任务的能力。项目计划的制定、各项工作的组织及落地、核验、修正等都由项目经理去领导完成,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也需要项目经理的工作来调动。因此,项目经理在组织、指挥、协调、监督、激励等方面表现出的领导能力就成为项目经理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3.社交与谈判能力。项目工作的开展不仅涉及项目团队内部,团队外部甚至在公司外部都会发生各种业务上的往来和联系,例如打荷、谈判、合作等等。因此,良好的社交与谈判能力也是项目经理应该具备的素养之一。对于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发而言,社交与谈判能力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与客户、与供应商在周期、品控等边界条件的谈判,将直接影响公司在该项目上的投资和资源分配。

4.应变能力。计划赶不上变化,在项目实际运作中,突发状况是常事,无论计划制定多么细致和周全,由于外部环境、内部情况等因素,都需要对原有计划和方案随时进行调整。另外,突发事件的发生,在没有备选方案的情况下要求项目经理当即做出应对,所有这些都要求项目经理必须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

5.专业技术能力。项目团队中往往都会有各个领域的专家负责专业技术问题,项目经理无需技术能力特别强,但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拥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能帮助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更得心应手,在工作中更快的作出正确决断。

有效沟通

团队沟通是多名成员为了完成预先设定的共同目标,在一定环境中所进行的相互交流的过程。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和谐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沟通是将各项管理职能落地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沟而不通在实际工作中时有发生,对问题解决和项目推进造成极大的困扰。团队的有效沟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让倾听者对沟通产生兴趣,给出语言反馈。有效的沟通决不是某一个人滔滔不绝的从头讲到尾,听者没有任何反馈。应让讲述内容与倾听者产生关系,让其产生兴趣,并给出积极反馈,才能达到信息的有效传递。

2.沟通多变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团队中,团队各成员之间不同的角度、不同出发点,对同一问题同一句话的理解都各不相同,应学会调整状态,适当的改变交流沟通方式,多样性的语言有利于成员间不同的人都能进行对话,深入交流,达到沟通目的。

3.学会积极倾听,做忠实听众。沟通是一个双向过程,一个善于表达,一个善于倾听,学会倾听有利于信息及时、有效的在双方之间传递。

4.做好沟通前的准备,明确沟通内容。做好沟通前的准备工作,可节省双方的工作时间、有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明确沟通主线、明确沟通主题,事先拟好提纲,做到心中有数。

5.沟通过程中减少沟通层级。信息的传递者越多,信息就越容易失真,沟通最好能当面交流,能保证信息及时、有效的在双方传递,达到沟通目的。

实施考核与奖励机制

项目团队中有效的激励可以点燃团队成员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逾期,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团队奉献自己的热情。因此,不同的激励类型对行为过程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所以激励类型的选择是做好激励工作的一项先决条件。

激光切割中五大趋势

网站编辑阅读(1096)

小编汇总了制造业中前5大激光切割趋势,这些趋势或许将推动激光加工的未来。

高功率可提高性能和吞吐量

大功率激光切割技术逐年增长。2015年,在北美市场经常看到4kW激光切割机。进入2019年中期,趋势是6kW及更高的高功率激光器。这些高功率激光机在提高性能和产量的同时,还提供更大的切割范围、更快的切割速度并提高了零件的边缘质量。

高功率通常能切割更厚的材料,不过,更大的切割范围只是高功率激光切割优势的一方面,更快的切割速度也提高了产量。

自从引入光纤激光器以来,提高边缘质量一直是重点。CO2激光切割机可提供出色的边缘质量,固态激光技术一直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随着光纤激光器向更高功率级别发展,边缘质量明显更平滑,更光洁,现在更类似于CO2激光激光。

高功率激光器还可以在较厚的低碳钢中进行更多的氮气和空气切割。氮气和空气切割可提供更快的切割速度,还可以直接清洁之后即可喷漆,需要对零件进行二次加工。

image.png

新型喷嘴技术降低了气体消耗并提高了切割速度

市场上有各种不同的喷嘴设计。有的可提高切割速度并降低气体消耗,有的可在整个切割范围内提供可靠的切割性能。每种喷嘴设计最适合特定的切割应用,根据您处理的材料厚度,这些喷嘴中的每一个都会提供不同的优势。

image.png

高压气割降低了零件成本

传统上,空气系统提供约150psi的压力,在这种有限的压力下,切割能力比较低。由于使用空气的动力不足,现在有400至500psi的高压系统,该压力通常等于氮气散装罐的压力。

高压压缩空气特别适合铝切割。也可以切割其他材料,例如不锈钢,但零件的切割边缘可能会失去光泽或变灰。空气切削低碳钢的边缘质量也略差。

激光自动化增加了灵活性和产能

对工人来说,上下料的工作可能非常费力,而自动上下料装置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使用,就可以大大降低激光操作员的工作的物理性。毫无疑问,自动化工作可以提高效率。现在是时候拥抱未来,开始过渡到更加自动化的劳动力和工作环境。

自动化系统上可以添加许多其他组件,例如输送机、贴标机等。根据需求可以定制不同的自动化系统。

自动化使制造商无需增加机器或增加人员就可以提高产能。

切管可满足不断增长的结构钢利用率的需求

随着住宅和非住宅建筑的广泛应用,结构钢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建筑物可以通过使用管道来更快地垂直移动。由于更加环保,管材也是首选,与其他结构材料相比,金属的回收率达到90%,使其更加“绿色”。

为什么必须用激光切割管材?由于更快的切割速度,高精度的切割以及下游制造效率的提高,激光是管材和结构材料切割的理想解决方案。

image.png

钣金加工厂的自动化与柔性化升级

网站编辑阅读(1065)

20世纪之后,冲压设备和冷冲模具逐渐在钣金加工领域得到应用。20世纪80年代钣金数控加工开始出现,并逐渐沿着机械化——半自动化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国外对钣金柔性生产线的研究起步较早,19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就已经开始使用钣金柔性生产线,国内在钣金加工方面的发展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也导致钣金柔性生产线系统与西方国家有一定差距,经历三四十年的发展以及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精益生产及柔性生产系统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未来,柔性生产线将会成为钣金加工厂不可缺少的配置。

钣金自动化

企业在实现精益化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设备潜力,常常通过改装设备局部或配备辅助装置,来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对设备进行改装易受到机床原始条件的限制,改装起来较复杂,往往只适合做小部分的改装,而为设备配备辅助装置则应用范围更广。

自动上下料+数控冲床

配置了自动上下料机构的数控冲床,在生产时,叉车卡板将原材料放置在待上料区,设备同步进行自动上下料、半成品下料码垛,工人只需切断半成品上的微连接并将其整理码放,这种工作模式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减少了工人数量,可以做到一个人操作两台机器。

image.png

配置了自动化料库和自动上下料装置的数控冲床,在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料库能与上料机进行无缝对接,减少了人工更换原材料的操作;在人机界面上可一次编排多个不同规格板材的数冲程序,完成不同半产品的加工后,可自行将其码垛回库。工人负责给料库配料及切断微连接,中间不需要人工干预。这种配置方式同样适用于激光切割机。

image.png

自动化料库的运行速度是由总线来直接给定的,提高了控制的时效性,定位精度高达±2mm。固泰科开发的中控排程系统能通过开放式通讯协议与西门子及三菱的PLC联接,这些协议具有高度的行业兼容性与集成性,能够满足天田、普玛宝、通快、三菱电机、村田机械、百超迪能等主机厂家的设备对接。

钣金柔性生产系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产品的功能与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产品多样化、订单少量化的生产越来越普遍,传统的单一大批量生产模式受到了日益严峻的挑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为了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使小批量生产能与大批量生产相抗衡,柔性生产系统由此应运而生。

基准标点精密制造为某电梯公司设计并制造了激光切割柔性生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GTC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双塔智能立体仓库(材料自动存储、输送)、激光切割机、自动上下料机械手、产品分拣单元、产品输送线、折弯机器人、折弯机组成。

激光切割柔性生产系统,该生产线配备了上位监控管理统、仓库管理系统WMS,可与企业ERP系统对接,通过厂区MES系统下发生产订单任务,中控综合分析各设备状态后,通过网络传输把准确无误的加工图纸和程序送到各加工设备,仓库根据任务计划完成材料配送,按订单生产,保证了产品合格率,实现了无人化生产。同时,本系统具备电子信息显示、智能故障诊断、维护保养预警及自动记录、生产报表自动生成、历史数据查询、远程终端监控、远程故障诊断等功能。

生产线可以与电梯轿壁后续的自动涂胶、手动/自动上筋板、自动辊压、无铆连接、人工钉盖、成品箱体自动下线等工序进行无缝对接,也可以根据制造任务和生产品种的变化迅速调整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参与物料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智能钣金柔性生产系统

以上钣金柔性生产系统的不足之处在于,料库最多只能有两个出口供料,当料库需要给两个以上的加工子系统提供材料时,用大型多列料库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加工子系统

根据工艺要求,加工子系统由1#、2#生产单元(配有自动上下料的数控冲床),3#、4#生产单元(配有自动上下料的冲剪复合机),5#(配有自动上下料的自动剪板机和自动折弯机)组成。

image.png

物流子系统

该系统由物料输送小车、各输送机构、机器人构成。固泰科开发的智能大型料库对存储的物料进行管理,通过物料的出入库扫码,将仓库的实时信息显理。堆垛机在X方向的行走速度范围为0~120m/min,货叉在Y方向的运行速度范围为0~30m/min,在Z方向的提升速度范围为0~75m/min。PLC系统全线采用总线控制,减少了设备的走线及PLC扩展模块的使用量,提高了控制的时效性及稳定性,满足了子系统为多台设备同时提供材料的需求。

信息子系统

信息子系统由总控制中心、分级控制器及端口、外围设备和控制装置的软硬件构成,。信息子系统通过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连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管理,从订单管理、技术准备、智能生产工艺流程到零件与成品库存管理、质量控制、发货及货款回收等环节确保系统正常工作,各部分协调一致。它对电子信息显示、智能故障诊断、维护保养预警及自动记录、生产报表自动生成、历史数据查询、远程终端监控、远程故障诊断等过程均实现了可视化管理。

智能钣金柔性生产系统优势

智能钣金柔性生产系统的六大优势为:①高柔性。系统可实现具有一定相似度的不同产品的生产加工,能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要求,对临时需要的急件可以随时插单生产,不会干扰到系统的正常运行。②设备利用率高。一组机床编入系统后,系统会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调度,备料、输送、上料等多个工序可同步进行,充分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生产效率比单机分散作业提高数倍。③在制品少。系统可有效调配产品的加工工序,最大限度地缩短产品加工、等待时间,在制产品数量至少减少60%。④质量高。零件装卸一次即可完成所有加工,减少人员操作环节,通过自动检测、反馈数据实现实时管理,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处理,提升产品质量。⑤产品应变能力高。物料装置具有可调性,系统平面布局合理,便于增减设备,满足市场需求。⑥场地使用面积少。板材仓库直接放置在车间并与设备相连,不需设置独立的仓库,实现了物料的智能调度。

image.png

钣金智能工厂、云平台未来发展趋势

云端智能制造系统以工业设备互联为基础,应用AI、大数据等技术,通过任务驱动实现多角色实时协同,对企业生产制造进行智能推荐与全面预测。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趋势。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使钣金企业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通过物联网连接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再到交付乃至进入客户企业,整个过程都能实现可视化管理。

智能化、物联化为智能工业云平台打下良好基础,智能工业云平台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让钣金工业变得更环保、更节能、更安全,必将塑造企业发展的新模式,催生工业经济的新业态。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市场要求的不断提高,钣金加工将会朝着自动化、精益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对自动化设备的柔性及通用性需求也不断升级。为应对客户的需求,固泰科解决方案兼容了不同品牌主机设备,满足了钣金企业自动化变量生产及柔性化需求,大幅度降低了企业初期投资成本。

KFM 金德:精密金属工程供应商

网站编辑阅读(1173)

《金属板材成形》的封面报道过很多金属板材成形设备企业,在过去十几年里,他们获得了惊人的发展。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下游冲压和钣金用户企业巨大的采购需求。在改革开放之初,香港企业给中国大陆带来了亟需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他们在帮助大陆的制造业崛起的同时,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本期封面我们就采访了金属精密加工的行业巨头——KFM金德集团旗下的金德精密五金有限公司和子公司金德鑫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孙晖铨先生,他也是香港金属制造业协会的现任会长。

Pages from KFM金德:精密金属工程供应商——MFC《金属板材成形》杂志2021年第八期.jpg

MFC:孙总,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KFM金德集团的整体情况。

孙晖铨:KFM金德集团始创于1987年,是享誉国际的先进精密金属工程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致力于精密金属零部件制造,产品及服务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各领域,尤其专注于医疗及检测器材、金融设备、消费电子、网络及数据储存、办公室自动化设备等金属零部件及半成品组装部件的开发和制造。公司总部在香港,在深圳、东莞、上海、苏州设有五大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超过10万平米,雇员超过2100名。鉴于公司在金属零部件加工领域的卓越贡献,金德集团荣获诸多荣誉及大奖,多次荣获香港工业界最高荣誉大奖。

image.png

1987年,现任金德集团董事局主席孙国华先生,也就是家兄,从英国留学归来,在香港葵涌创办金德五金厂,从金属冲压业务开始,从400平方米的小车间起步,早期生产美国苹果公司电子产品、变压器的金属外壳等等。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孙国华先生表示,进入五金行业,并非偶然。在他小时候,父亲就开五金厂,主要生产厨具类五金产品。上中学时,一有假期就到父亲工厂帮忙。从小就对五金制造行业耳濡目染。

1989年,他凭借着敏锐的商业眼光,看到了国内经济的发展潜力,顶着风险布局国内市场,在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筹划生产基地。1990年,金德集团深圳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这个时候香港的场地租金和人工成本已经很高,而深圳特区日新月异,大量香港公司在邓公南巡讲话之后纷纷北上投资。因为搭上了中国高速发展的列车,金德进入爆发式增长期,到2002年,就从华南扩展到上海和苏州建立基地,并且持续巩固和加强各生产基地的产能与效益。2007年,德利莱精密五金制品(深圳)有限公司成立。2011年,金德集团在深圳观澜设立深圳第二生产基地,注册成立金德鑫科技(深圳)有限公司。2012年10月,KFM金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13年,公司在苏州购买工业用地,并于当年开工建设。2016年,金德集团苏州新生产基地建成投产。

1995年,金德深圳子公司率先通过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997年,金德进军医疗测试设备领域。2005年,金德获得国际提款机厂商DIEBOLD供货商资质,开启了金融设备业务。2008年,金德又拓展了网络及数据存储设备的业务。2012年,公司收购德国BDT公司检测及组装业务,并于同年在深圳观澜工厂扩充组装业务。

MFC:金德的产品线构成是怎样的?金德鑫的生产基地有什么特色?

孙晖铨:金德重点关注五个特定行业领域的客户:

医疗及检测设备、金融设备、消费电子、网络/数据存储、办公自动化设备。

金德集团在深圳、东莞、上海和苏州建立了五大生产基地,邻近制造业最发达的华南和华东地区的客户。各生产基地分工明确,在产品及业务上保持高度协同,同时规模化生产、高效管理,保证了产品质量以及高性价比。集团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及领先工艺,持续取得优质管理及环保的专业认证,通过积极引进专业技术及研究,不断突破精密金属件制造业的技术难题。

集团位于苏州的模具研发中心,专门负责模具的研究及开发,技术上屡有创新及突破,成功为客户提供最省时、省钱的方案,备受客户嘉许。金德集团还于2011年与香港理工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就相关的制造技术研究结成策略性合作伙伴,助力集团掌握先进前沿的生产技术及知识。

MFC:金属加工是竞争激烈的行业,做大做强,像金德这样成为国际型金属加工上市企业的非常少,请问金德集团是怎么做到的?

孙晖铨:金德集团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巨大红利,逐渐确立了自己的优势:规模化生产、精益生产及生产线自动化生产,在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获得国际标准及资质,可以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高性价比的一站式产品及服务解决方案,保证集团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早在1995年,KFM金德就率先取得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业界首批通过该认证的企业之一;1998年,公司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2003年获取ISO/IEC27001信息安全体系认证;2004年,取得ISO/TS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2007年获颁OHSAS18001认证。截止目前,金德各个基地均已通过以上认证。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也是和一流客户合作的强力保证。

image.png

目前,金德集团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属加工解决方案,拥有光纤激光切割、激光焊接、冲压成形、车铣复合、CNC及数控车床加工,抛光、喷砂、喷涂、无心磨等后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完整的生产工艺,以及电子与塑料组装、金属零部件半成品组装、防静电及无尘组装,以及传感器的组装与检测等全面的制造能力。

与此同时,金德集团于每个生产基地分别拥有独立的科研及工程团队,负责为客户提供最佳的工程方案,务求优化生产过程、减低客户的制造成本及产品开发时间。金德的科研及工程团队现已超过一百三十人,不断钻研最新的制造技术、寻求最佳的物料、更新和改善现有的设备及器材,其中,多项创新技术已获得专利,保持行业领先。

image.png

MFC:金德集团定位是国际领先的精密金属工程解决商,请问怎么理解这个概念?

孙晖铨:成为国际领先的精密金属工程解决方案提供商,意味着有能力为国际客户提供服务,在产品设计和开发周期的早期阶段,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和具体建议。全面周到的产品服务能力让客户获得更大的价值。

MFC:金德鑫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在过去几年实施了精益管理培训,遇到了哪些困难,取得了哪些成绩?

孙晖铨:我与胞兄一样,从小就接触五金制造业,是一名注塑模具工程师。加入公司之后,我深入研究生产工艺、现场管理、企业运营等,在不同岗位学习,了解和熟悉各个岗位的工作。

2015年,金德集团深圳观澜工厂发展面临困难和挑战,我被委派担任金德鑫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接手观澜工厂之后,经过一段时间摸底和了解,我发现了观澜厂存在诸多问题,中高层管理能力差、执行力低,人员臃肿、纪律涣散,生产效率、人均产值低下。

image.png

为了提高理层的管理水平,我专门从马来西亚邀请专业讲师,根据企业情况设计PreMBA精华课程,进行为期3周的封闭式、高强度学习与训练,提升管理层的行动力和执行力。

2017年,我开始在观澜工厂推行精益生产计划,为此高薪聘请10人的讲师团,有针对性地设计专业课程,培训了一支60人的各阶层管理团队,系统学习精益生产的知识,同时着重培养管理人员与基层员工的沟通交流以及上传下达的能力。除了“强将”之外,我们还实施“精兵”策略,推行精益生产、自动化生产的基础上,优化各部门人员配置,在保持产能和产值不变的情况下,将雇员人数从最高峰的1400余人,精简至目前的500余人。在员工激励方面,我们还建立利润分享制度,每年拿出30%的利润分享给各部门员工。我们奖励员工的改善建议,评比和树立优秀标兵榜样,开展员工运动会、亲子游戏、慈善活动、徒步健身、红色经典旅游等活动来增加员工的凝聚力和企业认同感。

image.png

为了更快地向工业4.0迈进,金德观澜工厂从2018年开始全面开展精益生产项目,引进自动化生产线,成功落成300T五轴机械手生产线,在2019年开启TQM&智能制造项目,积极推动智能自动化生产,优化MES数据采集系统,并建立公司的大数据看板中心,致力将工业4.0融入企业发展。金德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以及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之后,金德观澜工厂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企业由亏转盈,经济效益逐年提升,净利润年均增长超过10%,人均产值增长超过200%。

MFC:您还是香港金属制造业协会的现任会长,请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香港的金属制造业以及协会情况以及开展的工作。香港的金属加工企业将如何面对市场的变化?

孙晖铨:香港金属制造业协会于1994年成立,有累积会员700多家,包括公司会员及个人会员,透过定期举办各项活动,包括考察访问、研讨会、组织会员参加展览、出版刊物等,推动会员之间的技术交流和促进业界的业务发展。此外,协会不断与本港、内地及海外各工商组织、专业团体、政府部门建立联系和维持良好合作关系,以反映业界意见,争取所需支持,促进行业发展。

抗疫期间,我作为香港金属制造业协会会长,带领理事委员通过网上视频会议形式保证每月会议的顺利进行,促进会员企业升级转型,向多方面发展及承担社会责任。

2020年,中央政府提出了“双循环”战略,即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以国内循环为主体,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复杂国际环境。

“双循环”的新时代,企业面临重重挑战,也拥有新的机遇。以大湾区发展为切入点,香港企业应利用其多年形成的广泛国际网络,积极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和国际循环的“促成者”。着眼全球资源和市场,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技术、人才、管理等各方面资源,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把握”双循环”新格局下的发展机遇。

我会继续带领理事会成员与大家携手努力团结业界、共谋发展,继续为会员企业及整个行业发展服务,致力加强会员招募,促进会员联系和经验交流,同时积极推动工业4.0的运用,协助会员同业转型为自动化及智能化企业。

image.png

MFC:请问疫情给贵公司带来哪些变化?对未来发展有哪些展望?

孙晖铨:新冠病毒疫情带来的挑战,促使企业加快走向科技化。企业必须调整现有业务策略来适应当前的”抗疫新常态”,要更积极采用科技手段开拓新的市场。

在2020年初新冠病毒疫情全球爆发时,防疫用品供应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我和家兄孙国华先生联合创办PMG平和医疗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了过千万港币在香港和深圳两地设立洁净度达十万级的无尘车间生产线,旨在助力疫情防控、积极抵御疫情冲击,同时拓展防疫物资生产能力。

凭借着高效的工程建设能力以及设备和技术投入,金德集团为香港政府非盈利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并获得SGS等国际机构的认证,并成功为香港制造出数百万口罩作捐赠用途,捐赠香港前线医护人员及多间慈善机构。后疫情时代,我们也会继续在此新业务基础上创新前行,推出适合各种客户使用的产品,以及引领潮流的产品。

在金属加工领域,金德集团必能坚守本业,持续创新驱动企业发展。促进智能制造,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增加智能型设备投入,优化工厂运作,节省生产成本,进一步帮助企业提升经营效率。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企业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

金德集团的座右铭是“我们的眼光是长远的,不会为今天的利益而放弃明天。”未来,金德将朝着“成为中国制造业500强及世界500强的先进金属工程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的目标和愿景前进。

网站编辑阅读(1029)

引言

真空发生器作为产生负压的小型真空元器件,在过去的产品中,只能通过控制电磁阀的逻辑,来改变真空发生器的状态,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但是随着预防维修的深化,对数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能采集到真空发生器更多的内部数据,提供预防分析的依据,成了大家迫切的需求。

德国施迈茨真空发生器的结构和原理

施迈茨真空发生器的结构

image.png
image.png

图1 施迈茨真空发生器结构图

①显示屏

②电气控制部分

③M12电气连接头

④可拆卸消音器

⑤主体

⑥带真空和压缩空气连接的水平安装板

⑦可选配快换适配器

施迈茨真空发生器的技术参数

image.png

图2 施迈茨真空发生器的技术参数

喷嘴直径:25mm电气连接:8针M12公插头

通讯:IO-Link(ClassA)最大抽吸速率:1850l/min

耗气量(吸气):2900l/min工作压力范围:3.0~6.0bar

最大真空度:850mbar噪音等级空载:670dB(A)

防护等级IP:IP65

施迈茨真空发生器的控制原理

下图为NO型号的真空发生器的原理图,当静态时,真空发生器就是一直处在吸气的状态,当出现吸气信号,真空发生器将退出吸气模式,就是不吹也不吸,当吹气信号出现上升沿时,吹气模式将被激活,但是吸气模式同时被取消。

image.png

图3 真空发生器控制时序图

IO-Link 的介绍以及IODD 数据的采集

什么是IO-Link

image.png

IO-Link(IEC61131-9)是一个开放的标准串行通信协议,允许从传感器和设备中双向交换数据,这些传感器和设备支持IO-Link并连接到主机上。IO-Link主机可以通过各种网络、现场总线或后台总线传输这些数据,使数据可以通过工业信息系统(PLC、HMI等)进行即时操作或长期分析。每个IO-Link传感器都有一个IODD(IO设备描述)文件,用于描述设备及其IO-Link功能。

IO-Link不是另一个现场总线,而是兼容的IO系统和现场设备之间的点对点通信协议。由于IO-Link是一个开放的标准,设备可以集成在几乎任何现场总线或自动化系统中。

传统的信号采集设计

如下图,传感器信号和一些执行器的状态通过一些IO模块的收集,将信号(高电平1或低电平0)传输回PLC控制系统,再通过工业以太网或Profinet网络将信号传输回监控的HMI,这种场景只能将传感器的信号状态反馈至PLC控制系统,在智能维护的场景里,获取更多的过程数据和服务数据,将直接决定预防维修的成果,因此我们不仅仅需要状态信号,而且要获取到更多的传感器或执行器的内部数据。

image.png

图4 传统信号采集设计

IO-Link新型信号采集设计

利用IO-Link进行信号采集,每一个支持IO-Link协议的传感器或执行器都将变成IO-Link的从站,将传统的IO模块替换成IO-Link的主站,通过IO-Link协议实现主站于从站之间的数据采集,每一个IO-Link从站在自己的控制器中都集成了IODD文件,这个文件中配置了过程数据和服务数据,因此通过解包IODD,就可以获取内部集成的全部数据,IO-Link主站将通过总线协议将信号传输回plc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中,就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定向定量的分析,从而实现准确的预防维护。

image.png

图5IO-Link 信号采集设计

如何通过IO-Link实读取施迈茨真空发生器的过程数据

硬件要求

①:传感器或执行器要支持IO-Link协议

②:需要一个IO-LinkMaster的主站模块

硬件的搭建如下图

image.png

图6 读取施迈茨真空发生器过程数据硬件搭建

软件要求

①:IO-LinkMaster可以组态到PLC控制系统

②:根据PLC厂商专用的IO-link读取程序块,进行IODD文件的解包

软件搭建如下图:

第一步:将IO-LinkMaster组态到PLC网络中,并配置好通信数据地址和区域

image.png

第二步:根据标准的IO-Link读取功能块,实现过程数据和服务数据采集回PLC控制系统

image.png

第三步:将采集回的数据信息,集成在自己设计的HMI上,实现数据的可视化

image.png

通过以上IO-Link的采集方法,就可以将真空发生器的实时真空压力,真空建立时间,阀体动作次数,漏气量等IODD中提供的过程数据和服务数据全部读取出来,并根据数据的趋势进行预防性的分析维护,不仅如此,通过IO-Link的Write功能块,还可以实现根据不同的生产零件,实现不同的监控参数的远程设定,从而更加柔性的实现真空功能,实现更顺畅的生产。

image.png

结束语

通过IO-Link功能,实现了对传感器或执行元件的更深入的技术维护,而且伴随着不断的升级,每个传感器或执行器的IODD文件包也不断的升级,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获取更多的过程数据和服务数据,从而更精确的实现预防性维修。

培养适应危机的管理文化

网站编辑阅读(1169)

危机管理的常态化

最近大家所有的焦点都放在COVID-19疫情上,但对企业而言,其实从2008年开始就面临各种冲击经营风险事件,美中贸易大战、全球原物料短缺潮、苏伊士运河堵塞等事件之外,还有因为气候异常所产生各种自然天灾,以往发生频率低,现今却显而易见,同样也对企业经营带来极大冲击与危机。

在这样的情境中,企业之危机管理将成为常态性措施,面对这样的改变,企业从上到下都要有严肃认知,危机管理需要企业全员参与,甚至工作准则与环境皆须配合调整,因此,企业需要培养一种适应危机的管理文化。

image.png

危机适应管理文化

过往对于危机管理,最早出现的是被动式的反应(Reactive)模式,讲求在危机发生的当下能快速处理;而后进入到主动性的预应(Proactive)模式,希望可以在危机发生之前就能预先因应。但现在的危机往往是突然发生,且企业难以控制相关变量,因此,当下的危机管理就要进入适应(Adaptive)模式。这个模式重点在于对所处危机情境的快速适应,比起反应模式,适应讲求的是更长期的对应方案。

以这次疫情为例,大多数的企业仅是处于反应状态,所做的处置还是在既有商业模式下,维持勉强运作的功能;

如果要做到适应,就要先有“将和疫情长期共处”的情境思考,重新检讨提升顾客价值与自身服务的满足方式。

危机适应管理文化之培养,须透过妥善的沟通,让组织全员能具备足够的危机感,并能提出清楚且能解决问题的对应方案,营造一个对组织未来“人人有责、人人关心”的文化氛围。另外,在危机适应管理作为之施行过程中,领导者一定要以同理心的角度面对,同时给予团队鼓励与支持,适度的让同仁参与决策,培养互信互赖,如此后续种种作为才能有效推动。

image.png

危机适应管理的基盘与落实

危机适应管理首重充足的信息,企业应建立危机资源管理系统,有效掌握组织资源,并透过该系统,推估危机带来的影响程度,避免突发危机的混乱情况。同时,模拟各种情境下该如何搜集与传达各种必要信息,例如:建构以问题为核心的内外部组织关联系统,将市场、供应链与利益关系人等信息作串联,让领导者在危机发生的当下,有可信赖且充足的信息来做决策。

企业通常会依各种危机状况拟订SOP,而在危机适应管理模式下,不能只有SOP,更要把SOP置于不同危机情境中,为各个步骤加入种种弹性要素,且需实际进行模拟演练,培养员工对危机管理作为的真正感受,而非只是纸上谈兵。常态性的演练,不仅能够发现各种SOP原规画中的缺口,也能让员工适应这些行动上的改变,一个企业的危机适应力,除了须妥善的规画,更在于员工的执行能力以及效果。

适应力要持续培养与精进

危机管理就如同PDCA管理循环,其包含危机评估、预防侦测、危机演练、危机处理与修正调整等步骤,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当下很多对应措施,例如: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营运模式的建构、行动办公室、远距服务模式等都将协助我们更有效率的完善这个循环,上述种种措施则需要透过不断的演练,与时俱进的做滚动式调整。未来在经营环境的生态系中,不适应就淘汰的适者生存法则,将被演绎得更淋漓尽致,企业宜即刻做准备。

生产和接单均跌破1 兆日元受新冠疫情影响需求消失

网站编辑阅读(949)

机床业界2020年的供需成绩业经汇整。根据经济产业省(经产省)的机械统计资料,机床生产额为7361亿32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31.4%。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国内外的设备投资需求消失,七年来首次跌破1兆日元大关。此外,日本工作机械工业会(日工会)发布的2020年接单总额为9018亿35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26.7%,十年来首次跌破1兆日元。对机床业界带来的打击

2020 年是新冠疫情肆虐的一年。

从 2 月左右开始,迅速在世界各国蔓延, 经济活动和消费活动停滞不前。虽然欧 美先进国家在下半年有复苏迹象,但严 峻情况依然持续,部分国家因传染病再次蔓延,断然封城。中国则很快从新冠 疫情中恢复,景气也在复苏中。

日本经济在第一次紧急事态宣言下,于 5 月触底后出现好转。然而到年底, 传染病疫情再度蔓延,因前景不明而走 低。

本次新冠疫情对机床业界也带来莫大的打击。国内外制造业的设备投资需求消失殆尽,2020年机床供需成绩低迷。生产额、销售额、接单总额、出口额、进口额和国内消费额(生产额+进口额-出口额),均较2019年大幅下滑。

微信截图_20210813150320.png

11年来首次跌破8000亿日元

根据日本经产省机械统计,2020年机床生产额规模为7361亿3200万日元,比前一年同期减少31.4%。已连续两年减少,7年来首次跌破1兆日元。另外,自2009雷曼风暴以来,11年来首次跌破8000亿日元。

image.png

主要机种无一不减

-机种别机床生产额变动-

image.png

中国市场复苏中

-外需季度别接单额-

若从机种别来看生产额,所有机种均低于2019年。车床规模为1981亿93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38.0%,综合切削中心机(MC)为2551亿15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30.3%,主力机型均减少。

然而,MC中的立式MC规模为1514亿6000万日元,比前一年同期减少23.3%,在主力机型中,减少率较小。

发挥带动作用的是前后行程不到500mm小型立式MC,生产台数为1万4481台,比2019年同期增加18.3%,生产额为1025亿34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11.7%。由于中国的远距工作需求快速增加,电子设备相关需求扩大,使3年来小型立式MC生产台数首见增加。

外需从下半年开始复苏

据日工会资料,2020年机床接单总额为9018亿35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26.7%,十年来首次跌破1兆日元。受到美中贸易摩擦问题的影响,接单从2019年起有减少倾向,遇新冠疫情更雪上加霜。单月基础全年走向低迷,但在中国市场复苏的带动之下,5月规模为512亿3900万日元,有谷底翻升趋势。时隔两年两个月,11月接单总额首次超过前一年,12月恢复到990亿5700万日元,逼近1000亿日元的水平,是一个很好的指标。

微信截图_20210813150647.png

内需规模为3244亿5500万日元,比前一年同期减少34.2%,8年来首次跌破4000亿日元。汽车等国内主要机床用户业界,基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一直对设备投资抱持谨慎态度,因而造成机床需求低迷。主要的11个业别,除公共需求和学校之外,所有业种均低于2019年。

微信截图_20210813150653.png

内需低迷,而且,下半年起开始恢复的外需规模为5773亿80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21.6%。亚洲、北美、欧洲这主要三大区域均低于2019年水平,但亚洲规模为2916亿3400万日元,仅比2019年同期微减1.4%。中国发挥最大的带动作用,规模为2018亿77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增加23.5%,时隔3年首次超越前一年。

image.png

东亚势力抬头

根据财务省的贸易统计,2020年机床出口额为5295亿60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28.0%。受到各国政府出国限制的影响,日本供应机床的出货和当地验收工作推迟,出口额大幅减少。按区域别来看,东亚持平于2277亿9900万日元,比前一年同期减少0.0%,但北美为1200亿48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40.2%,欧洲为854亿23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44.6%,呈下降走势。出口额全体市占率以东亚占43.0%最高,从2019年的12.0个百分点增加

至此。北美市占率为22.7%、欧洲为16.1%。

国别方面,居首的中国为1661亿54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增加5.3%,居次的美国为1047亿81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38.9%,两大出口目标国的排名从2019年开始对

调。另居第3名的是韩国,可看出在早期阶段从新冠疫情恢复过来的东亚势力位居前茅。

微信截图_20210813151051.png
微信截图_20210813151055.png

名列首位的是立式MC

若从机种别来看出口额,立式MC规模为1128亿16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19.0%,超越名列第二的卧式车床,再次荣登榜首。中国市场乘着小型立式MC顺风需求快速增加。位居第2的卧式车床规模为1100亿80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大幅减少40.2%。

NC车床的出口目标国,以美国居首、中国居次,德国第三,前三名国家和2019年无异。2019年位居第九的韩国,规模为45亿29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19.2%,在前十大国家中,减少率最小,跃上第六名。

MC出口目标国,中国和美国的排名对调。居首位的中国规模为848亿20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增加17.1%,远远把排在第二位的美国在后面。美国为419亿1800万日元,比

2019年同期减少44.3%。

微信截图_20210813151102.png

进口机需求也停滞不前

根据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资料,2020年机床进口额为555亿30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35.4%。因新冠疫情致使国内主要用户业界的设备投资意愿减退,进口机需求也停滞不前。进口来源国以德国居首,规模为152亿48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21.4%。其次是中国和泰国,前三大国的进口额占全体约6成。

从机种别来看,以卧式车床居首,规模为120亿96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40.8%。排第二位的NC激光加工机为110亿22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13.6%,名次较前一年提升1名。排第三位的MC为87亿75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44.2%。

image.png

全年持续低空掠过

─需求业种季度别接单额─

充分利用实体展览和网络在线展览

机床业界市场情况在2021年以投标外需为主,正稳步复苏中。2月接单总额为1055亿9300万日元,比2020年同月增加36.7%,时隔1年7个月,首次突破1000亿日元。

受到2021年1月宣布进入第2次紧急事态的影响,2月内需为304亿7000万日元,比2020年同期减少4.8%,持续低空掠过。另一方面,外需创下751亿2300万日元的记录,比2020年同期增加66.1%,时隔1年11个月才再超过750亿日元。亚洲、北美和欧洲这三个主要地区,2020年同月比和2020年同期比全部增加,中国和欧美市场也有复苏迹象。

然而,今后疫情仍将持续蔓延,英国和南非业经确认的变种病毒动向也令人担忧。不仅是新冠疫情,美中贸易摩擦问题和地缘政治风险,主要用户业界的供应链重组之影响等,值得担心的因素也很多。

此外,2020年和机床有关的展示会都被取消或延期,产品和技术的发表会也从实体展示转移到网络在线展览。2021年视传染病蔓延的情况而定,但同时采用实体展览和利用网络在线展示会的案例很多。但若各家公司不能适当运用实体展览和利用网络在线展示会,推销产品和技术,可能无法将其特性和吸引力,充分传达给客户,甚至会错失订单机会。

在以新冠疫情为首的不确性极高的事业环境下,机床业界2021年的订单,究竟可以增长到什么程度?

根据日本锻压机械工业会(日锻工)数据,2020年锻压机械(冲床类机械、板金类机械、劳务等)接单总额为2292亿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29.9%,已连续两年减少(如图示)。

image.png

2020 年锻压机械接单总额连续两年减少

包括冲床类844亿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35.0%、板金类745亿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34.1%,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而大幅下滑。劳务为703亿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16.4%。内需982亿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31.9%、外需607亿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38.5%。

日锻工预测2021年接单总额为2560亿日元,将比2019年同期增加11.7%。

微信截图_20210813151353.png

工作机器所有项目均低于2019一年

根据日本工作机器工业会资料,2020年工作机器生产额为1315亿92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大幅减少29.4%。已连续两年低于前一年。包括零配件822亿38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27.8%、工件夹持器具为135亿43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35.3%,工具固定器为118亿19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27.6%,附属装置为239亿90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32.0%。受新冠疫情影响,机床需求下滑,工作机器所有项目也大幅低于2019年。

微信截图_20210813151458.png

机械工具超硬钻头(drill)生产数增加

根据日本经产省机械统计资料,2020年机械工具生产额为3664亿42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23.5%。包括特殊钢切削刀具为646亿95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29.9%,钻石刀具为530亿74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15.5%,C(W)BN工具为201亿14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23.6%、超硬刀具为2285亿58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23.1%,全部减少。占全体62.4%的超硬刀具,所有项目的生产额均低于2019年,但超硬钻头生产数超越2019年。

微信截图_20210813151506.png

搬运机械暨产业用机器人维持高水平

根据日本经产省的机械统计资料,2020年搬运机械暨产业用机器人的生产额为1兆2161亿85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2.3%。虽较2019年为低,但仍维持高水平。

包括搬运机械为6873亿38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2.6%,时隔3年,首次跌破前一年。

产业用机器人为5288亿47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微减1.9%。学样机器人(playbackrobot)为2513亿17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减少2.6%,数控机器人为2179亿8300万日元,比2019年同期增加3.5%。

添加我的信息到《金属板材成形》发行库

联系我们获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