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节,电影、餐饮、旅游、航运全面回暖,部分行业甚至远超疫情之前。大年初二开始,MFC了解到就有制造业的工业考察团赴国外考察业务。服务业已经全面回暖,那么冲压和钣金相关的行业呢?
2022年,极其艰难的一年
2022年,MFC《金属板材成形》杂志计划了14场线下活动,大部分因为疫情没能办成,只在八九两个月见缝插针办了三场会议,在线上办了两场论坛。我们同众多企业不同层次的人员的交流一直没有停止,整理成问题的形式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2021~2022财年,对于在中国市场耕耘的冲压钣金设备企业而言,是大爆发的一年,多家外资设备商发布的财报显示,其在华业务获得了20%~40%的增长,而国内上市公司的营收涨幅类似,利润同比翻番的不在少数。
因此,业内对2022~2023年充满了期待。但是,不确定,是2022年最大的问题。从开年之后,北方因为冬奥会限制碳排放,华东和华南因为散点爆发,企业一直面临停工的风险。直至上海四五两个月停摆,波及面极大。期间疫情防控层层加码,货车司机动辄被隔离,供应链一直不畅通,这种情形在上半年尤为严重。到了下半年,欧美经济放缓,出口下滑,需求不足,导致行业的价格战极其惨烈,只有极少数行业和企业能幸免。
2023年,开年状态如何?
目前还很难预料,2022年以来,欧美一直加息遏制高通货膨胀,欧美日的经济预期看衰的多,看涨的少,预计下半年才会有反弹,而东南亚和南亚资本和订单大量涌入,制造业一直处于扩张状态。中国房地产在过去两年遭遇断崖式下跌,与之相关的家电、电梯、幕墙、门窗、厨具等行业下滑严重。与人员流动相关的无人售货柜、高铁、机场闸机、安检设备等都延迟更新换代,导致相关的钣金加工业务受损。
2023年一月,疫情高峰已经基本过去,对房地产的支持政策频繁出台,人员流动正在恢复,至于2023年情况如何,目前业内多比较迷茫。
汽车业内最火爆的新闻特斯拉国产车型大幅降价,幅度从2万到4.8万元不等,目前Model3起售价为22.99万元,ModelY起售价为25.99万元,已经与理想、小鹏、问界等同类国产车型的价格相当,导致大量订单蜂拥到特斯拉。
2022年特斯拉单车利润高达9600美元,比亚迪大约单车利润1600美元,更多的造车新势力们普遍都还在亏损的状态。在2022年底,长达十三年的国家补贴到期后,比亚迪、埃安、上汽大众、宝马、长安深蓝等很多车企甚至接连涨价。特斯拉降价后,问界、蔚来也相继跟进降价2~10万元,一旦主机厂跟进降价,必然要求零部件企业分担竞争带来的降价压力。目前零部件企业还在与绑定的主机厂进行博弈,共同面对这场生死之战。
业内人员流动情况怎么样?
以我们所熟悉的展览会、会议和媒体行业为例,因为三年来国门没打开,一些国字头的会展公司,人员最多的有从顶峰两百多人,缩减到90多人,奖金大幅缩水,大量对海外项目的人员流失。2023年初,正在重新招聘外语的人才补空,但是给的基本工资也不高,未来的收入要靠业绩提成来弥补。
2022年,国内机床类展览会大量流产,上海、北京两个最大的展会城市基本没有放开批文,中国工博会连续两年没办了;地方展也大量流产,有的展览公司一年200多场巡展,最后只完成10%的任务。所以这些公司基本都缩减了三成到一半的人员规模,不同项目的行政、设计、策划和运营岗位合并精简,办公场所也相应缩租。
而冲压和钣金的加工企业的情况也不乐观,很多北方和中西部中小企业以当地员工为主,除了核心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是固定岗位,上社保的比例大概2~5成,其他的工人为劳务派遣或者临时工形式,有任务就来上班,没有任务就回家种地。
而江浙沪以及广东以外来员工为主的地方,更多靠劳务派遣来调节用工,受出口下滑影响就比较大,去年下半年对有合同的员工进行了多轮人员优化,一旦有大订单,就很短时间填补上来。春节之前,疫情高发,大量员工回老家,之后,沿海城市又在争夺普通工人,就业缺口还是很大。苏锡常地区一些出口型冲压企业的高附加值订单流失到国外,也对应了一部分福利收入较高的从业人员的失业。
至于设备商行业,工人相对稳定,2021年的好行情,让各家企业在2022年都制定了过于乐观的指标,而实际的业务不增反减,任务根本没有办法完成。从上半年开始,大量的基层销售和大区经理不堪重负,纷纷离职,直到十月份才有所缓解。2022年全年,销售跑市场的力度不及2021年,主要原因需求不足,成单率比较低,成交价格竞争激烈,有些公司压缩销售成本,等待2023年开年之后再加大力度。
2022年,氢能新能源汽车是下一个风口吗?
2022年,中国各级政府出台了支持氢能产业的政策,目前的研发重点是公交车、重型卡车、牵引车、环卫车等应用场景,加注液氢和加油一样高效便捷。
与氢能电池相关的金属双极板的冲压产业链正在迎来大爆发,一个氢能电池里的电堆需要400多片金属双极板,占电堆体积80%,成本的30%。业内的龙头压力机设备企业舒勒、小松、济二、扬锻、兴锻、北京机电所都在做金属双极板成形专机和工艺的研发和完善,也会带动相关冲压模具、金属表面涂层处理和激光焊接机的销售。
如果错过了锂电池,那么氢能电池的双极板成形将是新的机会。比利时的Borit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金属双极板供应商,国内的国鸿氢能、长盈精密、上海治臻新能源、安徽明天氢能等公司实现了金属双极板的本土化生产。
双极板上有大量的凹槽,板材极薄,冲压难度达到了微米级,难度主要是超高稳定性、超高生产效率和苛刻的一致性大批量生产,可能诞生锂电池结构件领域类似科达利、震裕科技和无锡金杨的这样的零部件巨头。
从MFC会议掌握的情况看,还有哪些行业是比较热门的?
中国是全球的制造中心,任何行业都有巨大的更新换代的需求,但是与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等相关的冲压行业会发展会好一些。
新能源车用到驱动电机和数以百计的微电机,动力电池包括电芯外壳顶盖、钢/铝外壳和正负极软连接和电池软连接排、电池箱、电池托盘、刀片电池铝壳等。
电机冲压行业:电机的定转子主要是用高速冲床冲压成形,微电机壳主要是要用深拉伸工艺,与之相关的高速冲床和机械压力机如扬锻机床、扬力、明勖等厂家,以及去毛刺机如祥生砂光公司,自动化上下料装置、深拉伸冲床,如协易和中兴西田、高速冲压模具,如震裕科技,深拉伸模具、润滑油、传感器如汇川技术等企业的销量非常好,一些上市冲压企业的销售额有30%~100%的增长。中国的电机企业众多,特斯拉、比亚迪、联电、博格华纳、精进电动、上海大郡、方正电机、卧龙电驱也是驱动电机的主要生产商。
深拉伸冲压:电池的圆形和方形封装路线在国内各自形成了几家领先的精密结构件厂商,如圆柱领域有金杨股份、中瑞电子、三信电气等;方形领域有科达利、震裕科技、瑞德丰等。国内主要电池生产厂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公司在方形电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海外电池生产厂商之中,松下、LG等电池生产厂商倾向于生产圆柱形、软包电池。苏州易拉罐设备巨头斯莱克改造出深拉伸电池生产线,效率很高,只向自己参股的新乡、安徽和常州的电池零部件公司供应设备,据报道生产效率非常高。
华东和华南有大量的电池深拉伸企业,很多最近几年从欧美日深拉伸企业出来的技术人员创办的,融资很容易,专攻几个零件就能活下来;专用的深拉伸设备以原本日本旭精机为主,产能被科达利等巨头包圆,宁波精达研发出类似的凸轮结构的拉伸设备生产线,价格降了一半,远胜于单机冲压,中小企业也有机会用上这种专机。
此外冷弯、辊压、冷挤压、热成形、精冲、旋压、内高压等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也都在平稳发展。
在上述行业,大量资本在涌入,很多有技术实力的企业被收购,有技术的团队和个人被投资创立企业,人员流动比普通冲压的行业更大。
伺服压力机等高端压力机的应用有进展么?
伺服压力机目前日系和欧系的企业、以及中国台湾的协易在力推,价格大约是普通压力机的两到四倍不等,主要是业内的顶尖冲压企业和合资、外资企业有少量的应用。协易精机、兴锻多年耕耘,最近行业刚刚有冒头的迹象。伺服压力机的工艺更丰富,模具要求实际更低,一旦采用伺服压力机,就意味着大量的存量模具需要重新设计和制作,产生切换的成本。
对传统机械压力机进行改造,配合模具获得特定工作曲线,也是业内流行的做法。冲压企业利润整体不高,对价格非常敏感,目前对传统的机械压力机进行了很多改良,能满足现有产品的需求,除非一个有利可图的产品只能用伺服压力机做出来,才会去考虑,比如用伺服压力机配合模具获得精冲的效果。把零散的冲压件组装成焊接件是常青股份、华达科技等上市公司提升利润率,获得深度绑定的秘诀。
但是另外一方面,新能源车每年倍增的快速发展,给了很多企业巨大的机会。在江浙地区有一些冲压企业比如镇江先锋,买了价格非常昂贵的舒勒、会田的冲压设备以及德国BIHLER的自动卷圆线,因为他们的利润足够高,对质量和交货期要求严格,愿意为了稳定性和接大订单投资顶尖品牌。
而更多的冲压企业则和国内的一线品牌的压力机制造商、自动化、模具、润滑油厂家合作,在润滑、模具降温、自动化等方面,但是这种合作,往往有保密性质,供应商不让宣传,甚至装好生产线之后,就再也不让进入客户的车间了。
铝合金成形,不管是体积成形的锻造、压铸,还是管材、型材和板材成形都是行业的热点,掌握铝成形技术的企业多获得很好的成长和发展。
新能源大发展的这些年,也是冲压各种工艺进步最快的几年。现在新能源车全产业链行业,就是和时间赛跑,在技术红利期内尽可能赚钱。
2022年,发展最火的光伏和新能源车对钣金行业有何拉动作用?
光伏产业对钣金的带动很明显,我们上期杂志有专文论述过。
新能源车对钣金的带动主要是动力电池箱或者叫电池托盘的壳体和支架、以及电池包的金属外壳和充电桩的钣金件。
先说动力电池箱和电池托盘:新能源车的所有底座下面就是一个巨大的动力电池箱体,里面装着十几个电池包。整个电池箱通常用普通钢板来做。而好一点的车,则是箱体的下半部做成机加工的铸铝,上半部分用钣金加工的铝板覆盖;
如果还要要减重,电池箱的上下箱体都用铝型材或者高强钢制成。
再就是电池包也是钣金件,每台车需要十一到十七个电池包。电池组装好之后,需要放在长方形的钢质或者铝制电池包里,以两列五到七排加一的凸字形放进电池箱。
电池箱和电池包都需要抗震动、抗挤压、抗爆炸、抗腐蚀、抗变形、防泄漏,产品一致性要超级高,对切割、折弯和焊接的精度和强度有着变态的要求,没有好的激光切割机、折弯机或热成形生产线以及三维五轴激光这些巨大的投资,是没法抢到新能源车的订单的。
所以新能源汽车钣金是属于附加高的精密钣金加工,也是利润率非常高的领域,大明金属一半的业务来自与此。至于充电桩的钣金就是很常见的钣金加工,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数量和增速也是很惊人的,所以对产业带动也很可观。
从MFC会议掌握的情况看,钣金加工行业有哪些变化?
2022年,很多企业加快了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主流的钣金设备和部分冲压设备基本具有远程诊断、远程维护功能。不少钣金加工企业和钣金车间利用这段时间修炼内功,实现了CAD/CAM加工、MES和ERP管理以及协同智能管理。精益管理也得到了更大的普及,在专业咨询公司的培训下,一些企业施行各工序责任制,将设备制造的整个过程进行标准化、流程化作业并做到可追溯责任人。
所以在这两年里,业内的精益管理咨询和钣金信息化系统专业公司生意可观,而且国外的钣金设备巨头通快、天田、百超、西格玛也都在力推智能工厂以及各种工厂计划管理软件、工艺制造软件、产品设计软件、远程监控和服务支持软件,力争用软件的深度服务提升客户的软实力,并把硬件设备的性能用到极致。目前国内的厂商大族激光、柏楚电子、维宏股份、亚威股份等上市公司也在套料软件、MES和管理软件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和国外系统的二次开发,以其高性价比和快捷便利的服务抢占市场。
用机器人换人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生产工艺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少品种、大批量和多品种、小批量的订单都能快速接单,而且有利可图,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发达钣金企业追求的方向,以通润装备、宝馨科技、春兴精工、华亚智能、大明金属等上市公司以及外企钣金企业威图等企业为代表。
金属加工行业竞争激烈,低利润和工作单调的特性难以扭转,不足以吸引年轻员工大量进入行业,用机器人替代折弯工、搬运工、打磨工从技术上已经成熟。业内逐步实现激光切割自动化上下料,自动上下料折弯,自动上下料打磨,进而实现料库的联线,已经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线。
中国的生育率出现显著的下降,普工的数量一直在减少,用少量高素质的人才使用自动化的生产线替代大量的操作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是必然之路。举例说明,卷料+矫平/送料+覆膜+切割+下料这样一条自动化激光切割生产线,是过去两年的爆款产品,以睿高、宏山、金威刻、玛哈特为代表的产线,排版更灵活,节省材料,节省人工,在门业、幕墙、金属家具、机箱机柜等行业都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另外因为纯粹的钣金加工利润稀薄,头部钣金企业会吃下更多的服务工序,增加利润,以及增强客户对自己的依赖,所以提供结构设计、工艺分析、样品开发、性能测试、结构件制造、结构件组装、电子集成装配、售后服务等产品的全方位解决方案的公司往往有主动权。如维冠机电凭借一条龙服务有一定主动权,而宝馨科技直接进入了光伏发电场的建设领域和新能源钣金,股价翻了好几倍。
你们了解的冲压成形设备企业的情况如何?
整体而言,2022年整个行业的需求显著下滑,营收和利润都在下降,替代进口的产品增多,出口缓解了国内市场的颓势。龙头企业新能源车相关业务的营收是增加的。我们拜访了江浙一流的设备商,生产现场库存较多,营收出现略有下滑,主要为汽车、航空航天、家电、轨道交通、能源、船舶、工程机械、农机、五金电子等行业提供压力机和自动化设备,利润在大幅下降。
据了解生产通用压力机的压力机厂商的下滑在两成到四成,而能够生产特种机床的企业日子相对好过,冷挤压比如启力锻压、深拉伸的如宁波精达、扬力、兴锻、内高压如兴迪源、高速冲压的企业如明勖的相关产品的销售较好,明勖还在疫情期间在安徽开辟了新工厂,布局全球市场的协易精机则基本完成任务,并在有望2023年在新能源车领域开花结果。
新能车行业为了节省启动成本,给了很多本土压力机和自动化企业很多订单,带动了一波繁荣,扬力这样私营龙头因此有机会给比亚迪提供大型冲压线。2022年,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头部企业脱颖而出,当年一拥而上的新势力的工厂开始破产,这些二手生产线的存量还需要一段时间被活下来的赢家消化。
通用机型竞争激烈,利润稀薄。而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则更加专注多工位压力机、专用压力机,以及自动化生产线的整线交付,包括送自动化机器人如苏州神运顺机器人、出料机构、废料收集线和自动化等构成,以及针对特殊加工工艺的进口替代。在压力机制造方面,上海杰梯晞提供下死点检测、误送料检测、吨位监视仪、模高显示器、安全光栅等技术,让国产压力机的安全性和精度更加可靠。
有专注流体内高压成形的兴迪源机械,设备品种繁多,在金属器皿行业有统治地位;成都正西液压在碳纤维、玻璃钢、冷挤压、深拉伸等特种应用行业有大量的解决方案;冷弯成形模具和设备领域的上海昊明机械等企业为中国汽车厂提供门槛、防撞梁、电池包框体、座椅滑轨的生产线,供不应求。
在通快、普玛宝、三菱激光、大族激光、华工激光之外,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的供应商里又增加了宏山激光和领创激光两个厂家,为热成形和异形管件、模具加工原型件制造提供了更多选择。
而在冲压之前,原本需要昂贵落料压力机和落料模下料,大约十年前自从德国舒勒联合通快采用激光切割下料之后,落料的柔性加工能力和材料利用率大大提升,部分替代对加工速度不是那么高的落料线。继舒勒和西班牙法格塞达之外,国内终于也出现成熟的几家应用厂家,就是广东库迪二机、大族激光、宏山激光、华工激光、济南奥图等,采用双头激光下料,为汽车、家电、钣金加工等行业提供各种开卷落料加工设备。
你们了解的钣金成形设备企业的情况如何?
2023年因为市场的萎靡以及展览会的缺失,新机研发和发布频率在下降,出口是新的增长点。2022业内主流激光厂家继续迭代多款双卡盘和三卡盘的通用和重型切管机、厚板的坡口切管机发布,全面取代传统的钻床等专用机加工设备,大大降低了切管机的使用门槛,让更多行业的加工手段更加灵活。意大利DAVI的卷板机在中国的风电行业获得广泛应用,用于生产风塔的塔干和塔筒。
主流的激光激光切割机生产商有大族激光智能集团、宏山激光、奔腾激光、迅镭激光、领创激光、亚威股份、汇百盛激光、大族粤铭、大族超能等,主流的折弯机生产商亚威、瑞铁、金方圆、扬力、镭戈斯、根号和爱克等在2021年创出了历史新高之后,或者扩产,或者拿地建厂,在2022年变成实际的产能。
折弯机领域,国产的油电混合的单伺服和双伺服折弯机开始向上探,进入通快、百超、天田、LVD的价格区间,而通快和百超也推出了针对中国市场更具性价比的折弯机。亚威依然是折弯机的销售冠军,大族激光成立了折弯机公司,国内外品牌的竞争给行业更多选择。以东莞EKO为代表的纯电伺服折弯机也获得资本和市场的认可。
在激光切割机的核心部件领域,IPG推出了YLS-ECO系列激光器,其中号称下一代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功率在3.5-40千瓦,电光转化率高达50%以上;
创鑫激光的激光器业务发展迅速,和业内多家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推出了50KW的激光器在实际生产中获得了检验,进行多场实战生产的直播;
大族激光旗下的大族高功能元器件公司的从几千瓦到万瓦级的激光器除了自用之外,连同数控系统和激光切割头一起向同行的激光机应用商销售,并提供技术支持。
但是激光器也在经历着和激光加工机一样的发展道路,杰普特、热刺、凯普林、光惠、飞博等厂家也不断在竞争市场份额,激光器的价格也在一路下降。
激光切割机竞争依旧白热化。2022年,超高功率的激光切割机也迎来了价格大跳水,对于严重依赖加工效率的钢材加工中心而言,被迫升级超高功率的激光切割机产生了部分需求,缩短交货期的诉求和设备价格大跳水也降低了钣金工厂升级换代的压力。万瓦以上的超高功率的激光切割机的新兴市场是4-60mm的中厚板市场替代等离子、火焰、氢氧切割机等切割方式,主要是订单爆棚的造船行业、工程机械行业、铁塔、桥梁、建筑、管道、农机、压力容器等行业。
自制切割头、自制卡盘、自行开发数控系统、切割软件、优化床身设计、生产3万-5万瓦的超高功率激光切割机成为头部企业的选择,奔腾激光在超高功率激光领域有相对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市占率,而亚威、扬力、天田这样专注薄板加工企业则不迷恋研发超高功率激光切割机,专注精密钣金的设备研发。外资品牌百超推出了3万瓦切割机,德国通快推出了24千瓦切割机,天田只推出了最高10千瓦的LC-VALSTER激光切割机,管材加工巨头BLM推出了功能强大的光纤激光切管机和左右弯弯管机,大匠激光则推出尾料短、精度高稳定的全自动激光切管机。
折弯机配机器人或人工配折弯辅助抬升设备、专用的折边机、激光切割机\数控冲床\切管机配自动化生产线和料库的自动化解决方案,2023年继续快速发展。单机和国内企业没有价格优势的国外品牌如通快、天田、普玛宝、百超和LVD等国际巨头凭借强大的自动化钣金生产线的解决能力,获得一些行业头部客户的订单。奔腾激光和大族激光在工程机械和造船行业的中厚板和重型管切割市场拿下较多的整线订单。此外扬州恒佳、扬州安特、固泰科、傲优自动化等自动化公司既给大公司配套,也独立承接自动化产线,维特罗伯特、浙江妙鹭等公司则专注定制的自动化钣金生产线。
智能柔性多边折弯机成在2022年的继续快速爆发,大批量的3mm以下的金属材质板材、两条边以上需要折弯的钣金件,300mm以下折弯高度,折弯宽度不超过2500mm,最大尺寸不超2500mm×1250mm,四边成型最小尺寸140mm×190mm的钣金件的折弯正在被国产多边智能柔性折弯中心取代。大约有三十多家设备商进入这个领域,目前南京蓝昊、青岛艾特、佛山镭戈斯、亚威股份、宏山激光、扬力、金方圆等公司也相继推出各自柔性智能多边折弯机,在电气柜、金属家具柜等行业开始广泛使用。萨瓦尼尼的多边折弯机也在除了电梯行业之外的金属家具集中地河南庞村、江西的樟树,以及机箱机柜之乡青县等地大量开花结果。
数控冲床和激光冲床复合机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在青岛,有一批以大东科技为代表的数控冲床生产商发展良好,说明业内对具有成形功能的数控冲床依然有巨大需求。大东的业务也扩展到折弯机,有望成为下一个全能的钣金设备生产商。
疫情对冲压钣金的会展行业有哪些影响?
2022年,北京和上海的机床类展会基本没有召开,华南只召开了几场,效果不如疫情之前。
2023年开春之后,3月29日~4月1日有深圳机械展,4月10~15日有北京的CIMT机床展,6月11~14日上海DMC模具展,6月27~29日有深圳的华南工博会,6月27~30日深圳的北京埃森焊接切割展、7月5~8日的上海CME华机展、7月11~13日的慕尼黑上海光博会、8月22~25日有CIE天津工博会、9月19~23日的上海工博会的MWCS数控机床展。
业内希望压抑了一年多的展会需求能获得展商和观众的大爆发。大部分企业线上的直播和自运营的视频效果还是远不如线下的展会和会议获客效果好。平安租赁的小设备程序发动企业在线明码标价卖压力机设备,形式很新颖,效果还有待观察。
国际上著名展览会有4月17~21日的汉诺威的工博会Hannover Messe,有5月10~13日意大利米兰的Lamiera展览会,7月12~15日的日本东京的MF-TOKYO成形钣金和锻造展、有9月11~14日美国芝加哥举办的Fabtech+Metalform、10月25~28日在德国斯图加特的BLECHExpo。
这些展会值得国内的零部件企业学习新工艺和新技术,国内的设备展商去开辟国际市场。
2023有哪些期待?
总而言之,2022的困难是疫情、房地产支柱产业放缓、全球经济放缓等综合结果,目前基本已经到了触底反弹的阶段。
从2022年底开始,各地政府重新将重点放在刺激经济增长和招商引资上。尽管来自政府的直接投资可能会减少,但是针对制造的融资、上市、贷款、税收政策多是利好的。尤其鼓励投资新设备的留抵退税政策力度空前,对现在还不能抵扣、留着将来才能抵扣的“进项”增值税,予以提前全额退还。
对于多年以来一直习惯于增长的制造企业而言,2022年是艰难的一年,疫情导致经营风险太大。之前的扩张性的发展模式开始改变,很多企业不再追求做大,而是选准优势行业,做精做强,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新型风口行业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能力参与其中的,守好本业,精益求精,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的市场里占据一个小份额也足以让一家企业活得不错。中国市场超大的规模,完备的产业链,发达的技术设施,千千万万渴望成功的企业家,庞大的工程师,熟练有纪律的产业工人等等,依然是我们相信制造业能继续繁荣的底气。
目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比较复杂,欧美日在制裁中国的高新技术方面达到了共识,以苹果为代表的制造业产能流失到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印度和孟加拉等南亚国家。欧美经济也在放缓,2023年出口可能会有所下滑。原本需要进口的大量核心产品,未来只能依赖本土企业自主生产,从长远看,本土企业会有更多试错机会和实际的订单来帮助成长,最终实现替代进口。
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省市出台了很多大型投资项目,国家也继续用投资拉动经济,2023年的经济状况,大概率是比2022年好很多的。
持续三年的疫情基本结束,经济三驾马车中的消费端有望崛起,恢复并超过疫情之前的状态,带动制造业的持续繁荣。
以上就是我们杂志对行业的一点肤浅总结。开年之后,MFC《金属板材成形》的各项会议将于2月开始,全年的活动计划可以我们的官网查看。